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驅策,承嗣無不遵從。”
李曜稱呼李承嗣為李司徒,是因為李承嗣目前的最高官位是檢校司徒。檢校司徒比李曜自己的檢校兵部侍郎高了不是一級兩級,但是檢校官畢竟是虛的(本書前文有詳述),這只是表示李承嗣或因機緣、或因資歷,為朝廷立功比李曜多,然而李曜如今財雄勢大,隱隱有“蓋寓第二”之意,被李克用格外看重,因此並不代表在河東軍中,李承嗣的地位比如今的李曜來得高。當然了,李承嗣在河東軍中的地位,也是相當不低的,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河東軍中的一員驍將。
想當初僖宗時代,中和二年(882年),李承嗣年僅十六歲,就隨從李克用到關中鎮壓黃巢亂軍,並且擔任前鋒。黃巢亂軍被鎮壓後,李承嗣因功授汾州司馬,改榆次鎮將。光啟初年,李承嗣又隨從李克用到河南陳州、許州一帶,攻打割據蔡州的藩鎮秦宗權。那時節,僖宗皇帝被他的“阿父”、大宦官田令孜裹挾到了寶雞,邠寧節度使朱玫和風翔節度使李昌符等鬼迷心竅,擁立李熅為皇帝。李克用派遣李承嗣率軍萬人支援鄜州,至渭橋迎接扈從僖宗。僖宗還朝後,賜封李承嗣為迎鑾功臣、檢校工部尚書,守嵐州刺史,另外還賞賜了兩萬貫犒軍錢。當時僖宗初還長安,三輔一帶多盜賊,也全賴李承嗣年紀雖輕卻帶兵有方,穩穩地按兵警御,才使帝都長安暫時安定下來。
後來李承嗣在李克用與朱溫的拉鋸戰中也出力不小。起初是朱溫派保義鎮節度使孟方立進襲河東鎮之遼州,李承嗣奉李克用命在榆社設伏兵,截襲其歸路,大敗邢州兵,俘獲邢州將領奚忠信,以功授洺州刺史,所以他可以算是李曜的前任。
大順元年,李曄在朱溫和宰相張濬的慫恿下,決定對河東用兵,任命張濬為河東行營都招討使,率兵攻入河東境。當時,張濬所率之鳳翔軍(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部)在霍邑紮營築壘。李承嗣作為李存孝的友軍率一軍攻之,鳳翔兵大敗夜逃,李承嗣連夜追擊至趙城,並會合追趕二來的李存孝部河東大軍圍攻張濬所親自坐鎮的平陽,結果是官軍大敗,朱溫軍那邊早就敗給李存孝、李嗣昭與李曜三人聯手,也敗退回河南。此役之後,李承嗣以功改教練使、檢校司徒。
再往後就是割據兗州的朱瑾和割據鄆州的朱瑄兄弟遭到朱全忠的連年攻擊,向李克用求救。乾寧三年(896年),李克用派李存信出兵,李存信又派跟他不是一路人的李承嗣率3千騎,渡過黃河援救兗、鄆兩鎮。不料李承嗣過去了,李存信親自率領的後續部隊卻因囂張跋扈,被魏博節度使羅弘信反戈一擊打了個大敗虧輸,因此李承嗣遂同河東隔絕道路。兗州、鄆州失守後,朱瑄被殺,朱瑾帶著李承嗣以及河東另一名悍將史儼投奔楊行密。這一來,朱瑾被任命為淮南行軍副使。
然而由於李曜“正巧”出使在淮南尚未北歸,結果淮南鎮便沒能如歷史上一樣得到李承嗣、史儼這兩位河東的著名驍將。然而李曜卻深知,如果要強行離開,只怕楊行密未必樂意,即便屈從,也勢必如鯁在喉,平白壞了同盟大計,於是他便悠然自得地在揚州住下,也不說走,也不說不走,反正楊行密要演武出操,這三千河東騎兵也同樣準時出現,外人不知其中關礙,只覺得楊行密得了三千河東精騎,實乃如虎添翼,淮揚軍威為之大振。
而實際上,李曜知道舊史之中李克用對於李承嗣的離開深為惋惜,如同喪失了左右手,甚至特意派遣趙嶽出使淮南,請求遣勸李承嗣等人。楊行密出於對付勁敵朱全忠的動機,原本答應了這個請求,並派遣陳令存出使河東,同李克用修好。只是後來見李承嗣才幹卓絕,又反悔了,軟硬兼施,再不肯放走,比《三國演義》中曹操留關羽的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還要誇張。
對於這種舊史已經證明了才幹的人才,李曜一向是樂於拉攏的,在他看來,似李承嗣這樣的人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