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位於王珂,乃奏表以其子王珙節度陝虢。如今王重盈病死,王珂暫任河中留後,只待朝廷一紙詔書便為節度使。
然而河中乃是大軍府,陝虢卻不過一小藩,王珙自然想作河中蒲帥,認為子承父業,順理成章,於是上表朝廷,說王珂不過是我王家的蒼頭,不應為嗣,可以令他擁陝虢節旄。這當然不夠,所以王珙又厚結朱全忠、李茂貞、王行瑜、韓建四鎮帥幫助其謀奪河中。王珂無奈,只好求助於未來的岳父李克用。
李克用於是召集眾將道:“重榮公在位時,與我有婚約,王珂即是我婿,今日有難,必當相助。為王珂請節旄的奏章我已送上,只是王珙、朱全忠、李茂貞等輩必不肯罷休,我須速回太原。至於幽州之事,前日收到寄之自太原來信,力薦劉仁恭鎮守,說他治軍理政有大才,又是本地人,可安定地方,諸公以為如何?”
周德威年長,資歷較老,當時便道:“劉仁恭少有功勞,我看此人心術不正,不可將幽燕付於他手,高思繼也是燕人,深得燕人之心,兼忠勇可嘉,又有獻幽州大功,鎮守幽州,非其莫屬。”眾將附議。
李克用又問夫人意下如何,劉夫人前被劉仁恭尊為姐,也一時受他迷惑,沉思片刻說道:“眾將言之有理,我也是此意。然而蓋公舉薦,必也有道理,不可不考慮。不若如此,將政事託於仁恭,令高思繼掌軍,再叫仁恭當眾盟誓!如此可好?”眾將聽了,倒無異議,因為這時的人畢竟“迷信”,對天盟誓不是所有人都敢當作兒戲的。唯獨李曜聽後深深一嘆。
李克用遂喚入劉仁恭道:“寄之力薦你掌幽州,然而眾將不從,你姐姐提議,你須當眾盟誓,則可將幽州政事託付與你,你可樂意盟誓?”
劉仁恭忙跪下,接過盟具,滴血起誓道:“仁恭今在大王伉儷及眾將當前盟誓,他日若敢背叛大王,當受剜心極刑!”
李克用是個直腸子,聽了之後對這個盟誓很滿意,便不再猶豫,奏表劉仁恭為盧龍留後,掌政事;又以高思繼為幽州馬、步軍都指揮使,掌軍事;留五院軍將燕留德監理軍政。之後李克用便回太原。
剛回太原,便聽說陛下身邊近侍張承業已然在太原等候數日,他問自己回來,已然來府上拜訪,如今正在花廳。李克用聞之,喜不自禁,跣足相迎,一見承業便笑道:“昨夜燈花報,今早喜鵲噪,某知定是有貴客來到,果然是供奉親造。那年張浚伐我河東,我知是供奉暗中相助,卻尋不得報答的時機,今日卻被克用逮著了,來人,立刻備宴備酒!”
張承業忙道:“僕相助大王,不是要求什麼報答,而是見大王乃我大唐復興之臣,只因天子一時被奸臣矇蔽而興兵,我豈能眼看著國家落於奸人之手。如今,大家(“大家”是指皇帝,唐朝挺流行這個稱呼,“官家”也有所用,後來到了宋朝,“官家”則成了主流。)已知大王實是我大唐股肱忠臣,因而深深自責!有墨敕在此,請大王接旨。”
李克用看了他手中敕書一眼,微微生疑:“斜封墨敕?”
張承業面色沉重,點了點頭:“中書門下,未必不洩機密,大家不得已而斜封墨敕。”
要知道即便在封建時代,皇帝的權力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中書省主發令、門下省主核查。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書擬定、門下複核之後發出,因此制敕的開頭兩字必然是“門下……”,這表示的意思就是,這封制敕已經得到門下省認可,具備最嚴肅的法律效力。古代凡屬重要政事之最高命令,一定要皇帝下敕行之,但實際上皇帝自己卻並不擬“敕”,而系中書省擬定,此所謂“定旨出命”。
但是畢竟唐朝皇權還是非常大的,也經常有不經中書門下而隨便下命令的。劉煒就因為批評武則天擅自下命令而惹來殺身之禍。在武則天之後,唐中宗也想自己下命令,但是他自己一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