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盤之機。折兄,你可以放心為折公傳訊,報個平安了。”
折嗣禮笑道:“軍使說得是,定難軍一日數挫,軍心士氣一跌再跌,又損失了輔兵攜帶的軍糧,只怕明日一清點,就要駭得心驚膽顫,倉皇撤退。某待會兒便給兵馬使傳訊,告訴他老人家,此番我等已然穩操勝券,請他不必擔心了。”
李曜點點頭,輕聲道:“打完這一仗,某隻怕便要回轉河東了,請折兄替某感謝折公,多謝他相信李曜,讓某來單獨指揮這次作戰。”
折嗣禮愕然一愣,繼而肅然點頭:“軍使言重了,以軍使之鬼才,正是為這等世道而生,縱然沒有此戰,今後也定有一鳴驚人之盛舉。”
李曜輕嘆一聲:“鬼才?郭奉孝之能,不是某敢比擬的。再說,就算某有幾分能耐,若無折兵使信任,也是全無所用。君不聞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乎?”
折嗣禮哈哈一笑,搖頭道:“軍使這話,某卻不敢苟同。軍使以文重於太原王氏,以武重於河東並帥,今日一戰之後,更是文名彰於士林,將才領袖河東,如此風華絕代,冠絕群英,何愁伯樂之不曾有?”
李曜笑著擺擺手:“你這高帽子也帶得太大了些,不過是亂寫幾首歪詩,僥倖贏了幾頭蠢驢,哪裡稱得上什麼風華絕代、冠絕群英?不過是山中無……大蟲,猴子稱大王罷了。”他本來打算說山中無老虎,但忽然想到,唐朝避李虎(李淵祖父)之諱,不可稱“虎”字,連大名鼎鼎的虎牢關都改名叫做武牢關,於是趕緊改口,用了唐朝對老虎的專稱“大蟲”。
折嗣禮則搖頭笑道:“張懿孫(張繼,字懿孫,古時稱呼先賢,不可直呼其名。)僅以一篇《楓橋夜泊》,便名揚四海,所以說這文名啊,可不是論斤論兩的。李軍使‘建功未必狼居胥,報國豈止玉門關’如今不也是傳世之章?至於將才,某雖庸碌,卻也從軍多年,還從未聽說以一敵十甚至以一敵二十而輕鬆勝之者,不被稱為世之名將的。”
李曜依舊笑著擺手道:“這卻有所不同。譬如項王當年,以兩萬楚軍正面擊破秦軍四十萬,這也是以一敵二十,然則他是野戰而勝,而某今日卻是以堅城拒敵。此中差別,何止雲泥?更不要說,本朝太宗文皇帝,昔年以三千精騎擊破竇建德十餘萬大軍,而且還陣擒敵酋,一戰而定鼎天下。這等前賢,才叫英武蓋世!某如今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勝了,乃是理所當然,若是不勝,那才是丟人現眼去了。”
折嗣禮讀書自然比不得李曜多,尤其是這些軍事史,本就是當年他之所好,折嗣禮如何說得過他,見李曜這般謙虛,他也只好苦笑。不過,苦笑之時,卻有一個念頭從他腦子裡一閃而過:“為何李軍使舉的兩個例子,都不是單純的……名將?”
兩人站在塔樓上觀察山下的戰鬥,順便也隨意聊了些別的事,譬如沿河五鎮的過去以及如今的現狀,又譬如河東方面的各種情況,再聊到大唐如今的大局,朝廷接下來的動作……聊天之時,只要談得投機,時間自然過得飛快。
似乎沒過多久,就聽見山下定難軍中軍大營方向忽然變得嘈雜萬分,兩人立刻自動停止了話題,各自凝神望去。
這一望去,便看見一支人數不多,但卻精銳之極的騎兵已然殺進定難軍中軍大營之中,這支騎兵在三名大將的率領下,斬將奪旗,橫衝直撞,恍如一把利刃破開看似堅韌厚實的牛皮,銳不可當。
這支騎兵一路衝殺,並不以殺敵多少為己任,只是循著最方便騎兵衝殺的路線不斷的殺開面前亂糟糟的定難軍,一刻不停。
這支騎兵領頭的三人,都是軍中驍楚,那揮舞黑鐵大棒的憨娃兒和手持蛇頭馬槊的史建瑭二人更是無堅不摧,馬前無三合之將,領著飛騰軍甲旅、乙旅那群沙陀精騎殺得定難軍人仰馬翻,狼奔兔脫,整個中軍大營很快便亂成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