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及他對如此情形的憂慮,認為“若無更張,三年可廢”。而後一條一條談到他所注意的四個問題:
工具老化,李曜堅決主張更換和改進,認為在這上面所花費的每一文錢都是值得的,是“磨刀不誤砍柴工”,他表示“器具更新,產出可抵從前數倍,且甲堅兵利,不復舊貌”。
工匠積極性不高,李曜提出給予優秀工匠一定的獎勵,獎勵可以分門別類,譬如“勤勉賞”、“精工賞”以及“創新賞”等。他表示,如果這些制度准予執行,每月所費不過至多二三百貫,卻可以“使萬餘工匠為求獎賞各自相爭,競出新械、競出精品、每日應工不輟。”如此則等於“使二三百貫錢,令全監一心為用。”
原材料購入、儲存、運送、碼放等問題,李曜除了在原材料購入上進行詳細解釋和重新安排之外,特意談到了儲存、運送等制度改變對於提高效能的作用,並以代州為例來說明。使購入原料從一個主事之人說了算,便成掌軍械監、主簿、署令、署丞四級互相監視的新體制,基本可以“各有其查,其一弊則引三昭”,杜絕弄虛作假。
在寫完這些之後,李曜又寫下一篇《義兒軍換裝策》。
這篇不是軍工產業的管理,李曜寫起來更費神一些,主要是思索晚唐時代的精銳軍隊究竟該怎樣配備武器裝備的問題。由於義兒軍(即黑鴉軍)是全軍騎兵,因此李曜主要關注了騎兵裝備的配備。
李曜知道李克用在希望大力提高黑鴉軍戰鬥力的同時,還很希望提高黑鴉軍對其餘方鎮乃至朝廷中央的軍事威脅力,因此李曜在最一開始的時候,想到了重灌騎兵。因為重灌騎兵在軍事威懾力上,肯定是這個時代的頭號種子選手,類似二戰時期的裝甲叢集。
但是,這一想法很快被他否決掉了。因為這個想法,其實並不符合現實。
中國古代自十六國至隋代,一直以“甲騎具裝”即人馬都披鎧甲的重騎兵為軍隊的主力,至唐初卻一變為以人披鎧甲,馬不披甲的輕騎兵為主力,不少人認為隋末農民大起義和隨之而來的世族門閥的衰落是甲騎具裝衰落的原因,李曜歷來對此不敢苟同。他認為這主要是由於隨著戰爭的發展,逐漸發現了甲騎具裝的一些重大缺陷——主要是機動性差,以及殺傷兵器的發展和北方少數民族尤其是突厥輕騎兵對中原王朝的影響。
公元七世紀前後,從西亞、北非到東亞,重騎兵都面臨輕騎兵的強勁挑戰,形成了以輕騎兵壓倒重騎兵的普遍趨勢。在西亞、北非,阿拉伯輕騎兵擊敗了波斯和拜占庭的重騎兵,輕騎兵代替重騎兵成為戰場上的王牌;在中亞,新興的突厥王國以輕騎兵擊敗了柔然的重騎兵,突厥代替柔然成為草原霸主;而在中原,新興的唐帝國以輕騎兵擊敗了隋的甲騎具裝,輕騎兵代替甲騎具裝成為軍隊的主力。可見重灌騎兵的衰落顯然與農民大起義和世族門閥的衰落無關。
在中原,甲騎具裝的衰落也首先是由於其機動性差。沉重的具裝鎧甲雖然帶來了防護力的增強,卻減弱了機動性。一件完整的鐵具裝,約重40至50公斤,特製的重鎧可達100公斤。《宋史》卷一九七《兵志十一》載,南宋初年,一領鐵甲的重量是45至50斤(約,26.86—29.84公斤)。可見,戰馬馱載的人甲和馬具裝的重量至少有60—80公斤,最重者可達130公斤。重鎧增加了戰馬的負擔,使其難以持久戰鬥,只有高大健壯而又穩重的馬匹才能充當甲騎具裝的坐騎,即使是這樣的高頭大馬也只能以小跑、慢跑衝鋒。
然而騎兵是進攻型的兵種,機動性是騎兵作戰的基本特點,失去了快速機動能力,就等於改變了這一兵種的性質,就難以體現其優勢。早在先秦時期,孫子就提出,“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認為作戰時應以正面軍隊與敵交戰,而以側擊、迂迴、包圍等取勝,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