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壽地區。這時,由魏入秦的謀士範睢向秦昭襄王提出,攻齊剛、壽是戰略錯誤,因中隔韓、魏,難以固守。他建議採用“遠交近攻”戰略,認為這樣才能使攻佔的土地盡為秦有。他又認為地處中原的韓、魏系天下樞紐,欲兼併天下,應先用兵韓、魏以“斷山東之脊”(《戰國策·魏策四》)。秦昭襄王很欣賞范雎的見解,任其為客卿,讓他參與軍事謀劃。但北方強趙的存在,使秦對兼併韓、魏有所顧忌,於是尋機打擊趙國。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81年),秦攻取趙地三城後,趙以公子部為質於秦,並與秦簽訂以焦、魏、牛狐交換三城的協議。後來,趙國又反悔。秦昭襄王四十六年,秦昭襄王以趙不履行協議為由,派中更胡陽率大軍攻趙閼與。
閼與原為韓地,後屬趙,是趙國的邊境重鎮,也是趙國的西南門戶。它東靠太行山,西向晉中平原,戰略地位十分顯要。秦軍之所以攻打閼與,是想以此地作為進攻趙國的前哨陣地。若閼與被佔,則趙國的西部大門洞開,秦軍就可以長驅直入,對趙國威脅極大。
趙惠文王聽說閼與被圍,立即召集幾個將軍商討對策。他首先問能征善戰、長於謀略的廉頗:“大將軍有何計策可解閼與之圍?”廉頗回答說:“閼與距邯鄲很遠,而且路途崎嶇險阻,實在無法救援。”屢立戰功的將軍樂乘也認為閼與道險不可救。
最後,趙惠文王又問趙奢,趙奢果斷地說:“閼與地處邊塞,道路險阻,正如前面兩位將軍所言。但正因為這樣,秦、趙就像兩隻在洞穴中相鬥的老鼠一樣,哪一隻勇敢就會取得勝利。”這一番獨到的分析,得到了趙王的讚許。於是,趙王命趙奢率兵解閼與之圍。“狹路相逢勇者勝”,事實證明趙奢的軍事思想確實高人一籌。
趙奢率軍西行迎戰秦軍,在距離邯鄲城西僅三十里的地方就安營紮寨,不再前進了。並且宣佈:“如果有人在作戰問題上有異議,格殺勿論!”將士們對此都感到迷惑不解,覺得自己的軍隊即使日夜兼程,恐怕也解救不了閼與之圍,為什麼剛出城三十里裹足不前了呢?何況行軍打仗,應該集思廣益,主帥為什麼不許部下提任何作戰意見呢?然而,將士們哪裡知道,趙奢這樣做,正是為了迷惑秦軍並使其失去警戒。
秦軍在圍困閼與的同時,已經作了防止趙軍出兵救援的準備。他們派一支部隊向東直插武安,與圍困閼與的主力成犄角之勢,以牽制趙軍的行動。秦軍在武安城西操練,人喊馬嘶,戰鼓咚咚,連武安城內屋上的磚瓦也被震得顫動了。趙軍將士們見秦軍如此猖狂,都十分憤怒。一名負責偵察敵情的軍侯忍耐不住,不顧軍令,建議趙奢發兵解武安之危。趙奢立即下令,將那個軍官斬首示眾。從此,再無人敢議論軍情了。趙奢命令全軍修築營寨,深溝高壘,做出長期固守、怯敵畏戰的假象,以麻痺秦軍。就這樣,趙奢按兵不動長達二十八天之久。
一開始,秦軍主帥胡陽得知趙國出兵救援閼與的訊息,行動十分謹慎。以後發現趙軍不再前進,還在修築堡壘,就逐漸地不大在意了。不過,胡陽仍為不明趙軍的真實意圖而疑慮重重,就派出間諜潛入趙軍駐地探聽虛實。趙奢明知來人是秦國奸細,卻佯裝不知,還以美酒佳餚招待他們,讓他們觀看新增的堡壘,顯示趙軍固守不前的意向,隨後又讓他們隨意離去。間諜返回秦營,向胡陽報告了耳聞目睹的一切。胡陽聽後大喜,認為趙軍怯陣,不敢迎戰秦軍。於是,秦軍放鬆了警惕。
趙奢見秦軍果然中了他的麻痺縱敵之計,立即發動進攻。他命令全軍日夜兼程,偃旗息鼓,僅用了兩天一夜的時間,就突然逼近了閼與陣地。在距離閼與五十里的地方,他命令部隊佔據有利地形,築好工事,特別命令弓箭手選好地勢,以便隨時攻擊敵軍。這時有一名叫許歷的軍士,要求進見趙奢。趙奢一改以前的態度,命令他進來。許歷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