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花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火,明賊,紙花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謝帶雨梨花兄弟的飄紅,小船多謝,預祝來年必定開門見財。
感謝夢醒時分兄弟的捧場。
今天是大年夜了,小船帶著老婆孩子,給大家拜年了。
猴年可是有說法的。
吳承恩老前輩的筆下,已經對我們介紹了很多。
初一、初二忙完了,小船時間也會多一些,會盡快恢復正常更新的。
再次,祝兄弟姐妹們新年大吉,開門見喜,紅紅火火,萬事如意。
~~~~~~~
段喜亮是昨晚戰事的主要參與者,也是武力最彪悍者,聽到他說話了,李元慶轉頭看向了他,示意他繼續。
段喜亮對李元慶恭敬一禮,這才道:“大人,我觀韃子所使兵器,幾乎都是長刀、鐵錘、鉤叉之類的重武器,加之他們有厚甲護身,這一衝起來,我方士兵這些短刀、木槍,很難應對,只能是避其鋒芒。而一旦韃子衝起來,再想滅掉他們的威勢,這就很難了。我們只能拿人命來填。”
李元慶點了點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韃子個個身強體壯,能將他們身上的兵器、鎧甲,發揮到最大作用,而明軍這邊,參差不齊,有長有短,不能形成整體戰力,論個人武勇,又遠遠不是單個韃子的對手,傷亡大,也就不可避免了。
在歷史上,農耕民族對戰遊牧民族,歷來都是以方陣、整體為主,武器,也多是殺傷力更強的長兵器,比如岳家軍,普通士兵的武器,基本以上好精鐵打製的長槍為主。再比如赫赫有名的西班牙方陣,也是以長槍和整體性為主。
倒不是說長槍比短刀這種武器傷害性更大,主要是在戰場上,尤其是大規模戰場,被長槍刺中的敵人,很可能一擊就斃命了,但短刀,敵人被劈一刀,最多也就是重傷,除非是被劈中要害,否則,很難一擊斃命。
從實用性效果來說,顯然長槍傷害力更大。
不過,若是在城市、街道,這種小規模的戰鬥中,那短刀便佔據靈巧的優勢了。
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李元慶雖是後來者,但畢竟不是軍事專業出身,就算懂一些皮毛,但更多的,卻也要透過實際戰場來完善。
段喜亮作為李元慶麾下最驍勇、最敢衝的將領,李元慶也想聽聽他,對戰場局勢,是怎麼判斷的。
看著李元慶鼓勵的目光,段喜亮道:“大人,我聽聞老人講,在唐朝的時候,唐軍有一種武器,叫做陌刀。戰時,士兵皆身披重甲,只露出兩隻眼睛。以血肉之軀,硬罡敵方騎兵,而絲毫不落下風。我軍若是建成這樣一隻軍隊,必能橫掃後金。”
李元慶不由苦笑。
陌刀當然牛逼,甚至可以說是冷兵器之王。但自宋開始,這種殺器,早已經失傳了。
而且陌刀極長,非身強體壯者不能操控。
有歷史專家曾經做過考證,在唐朝,華夏兒郎的平均身高,在一米八左右,到了宋,就成了一米七,而經過了蒙元的壓迫,到了明代,男人的平均身高,只在一米六左右。
雖然不是沒有李元慶這種異類,但人數實在是太少,即便現在有大批陌刀,李元慶若想組建這樣一隻重甲兵,也是太過困難。
“陌刀自然不錯。只是,以我們現在的實力,難啊。”李元慶緩緩嘆息一聲。
不說以上這些困難,即便現在到了明末,冶煉技術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但想要打製成批次的陌刀,恐怕,朝廷都不一定能負擔起這種財政壓力,更不要提李元慶這立足還未穩的小軍閥了。
段喜亮嘿嘿一笑,他當然知道,現在成立重甲兵不現實,不過,身為軍人,尤其是衝鋒陷陣在第一線的軍人,自然想將最好的裝備,裝配到自己麾下部隊,他也是想給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