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海西問題,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十八章

海西問題

只是他們未必願意。

反正戚繼光手中部隊充足,出塞作戰,又是兵在精,而不在多的事情。他寧可一下子將十幾萬遼東軍全部給廢了,乃至他推遲出塞時間。也不願意後方有隱患。

王崇古更加深了自己內心之中的想法,他心中暗道:“還是我動手吧,這雲中伯做這一件事情,手段太糙了。”

王崇古即便是想要動遼東將門,也不會用如此粗糙的辦法。為了不鬧出更大的亂子,王崇古覺得自己動手,甚至還能自我安慰一番:“我這也是為了大明天下啊。”

戚繼光與王崇古說了遼東的事情,又轉過頭來對胡宗憲說道:“胡大人,覆滅女真,乃是北洋巡撫做主力,你準備得怎麼樣了。要不要我調撥一些軍隊給你。”

胡宗憲說道:“不必。北洋各部足夠。這一次出戰。不僅僅是北洋軍,還有朝-鮮軍,與日本衛所各部。一共有五萬之眾,再多後勤上就支撐不住了。”

戚繼光也知道,北洋巡撫衙門是直接在海上登陸海西地區。也就是圖們江出海口附近。所有後勤都是從海上運來的。所以出戰的人數受制於船隻的運輸能力。

能供應五萬人渡海,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只是對一件事情,戚繼光還是存疑的。他問道:“日本衛所也就罷了。朝-鮮軍參與其中,這不大好吧?”

倒不是戚繼光對日本有好感,對朝-鮮有提防。而是雙方出兵的意義不同。

不管九州衛所,本質上還是日本大名。但他們名義上都是大明的衛所。大明的土司。讓他們參與進入這樣的征戰之中,可以炫耀大明兵威,也讓他們不敢造次。

有利於朝廷對九州的統治。

其次,還便宜。

對,日本軍隊戰鬥力還是有一些的,而且比起周夢臣制定明軍軍餉與撫卹來說,日本軍隊就便宜多了。

而朝-鮮卻不一樣。

朝-鮮雖然是大明的藩國。但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更不要說朝-鮮是有前科的。

在永樂宣德之間,朝-鮮就與女真爭奪了西北六鎮,也就是圖們江南岸的土地。當時的女真各部算是大明的藩屬,為此朝廷還與朝-鮮打過很多官司。

而今也是一樣的。

戚繼光很明白周夢臣的心思,那就是殖民擴邊。

幾乎所有軍人都支援周夢臣這樣的想法,一方面是他們都看到這個政策對軍人的好處,其次,南海開拓給福建帶來的生機,讓戚繼光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

福建原本人稠地狹。百姓為了一畝地爭鬥不已。

而今開拓東海衛開始,福建陸陸續續流出數十萬近百萬的百姓。一部分,是老老實實出海當農民,種地的。這是佔了大多數,另外一部分是出還經商的。還有相當一部分福建人出海做了海盜。這就有一點不好意思了。

源源不斷的福建人外流,讓福建凋零了嗎?

沒有。

甚至讓福建更加興旺。

一方面人口減少,很多過度競爭的事情減少了。甚至棄嬰都少了很多。百姓反而有了生氣。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海外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福建,反而讓福建更加富裕。畢竟大部分中國人都有落葉歸根的想法。

如果在外面混得不如意也就罷了。如果興旺發達了,那一定是要回家的。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海外開拓,帶來了極大的市場需求。這種需求直接讓福建出現了用工荒,從而帶動了產業升級。

說實話,這時間的海貿規模其實並不大。即便西方人的到來,帶來東西方貿易需求,但是仔細算算就知道,這年代西方各國跑遠東的船隻,最多是幾十艘,上百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