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六章 楊繼盛的抉擇,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二十六章
楊繼盛的抉擇
周夢臣說道:“也幸好你趕回來得快,否則我就要南下,你我今日就見不到了。這一次來京的你清楚嗎?”
楊繼盛說道:“知道。鴻臚寺卿,還要多謝你了,我也是為了這一件事情,才快馬加鞭,連大腿都磨出血來了。正要向你請教一些關乎海上的事情。”
周夢臣說道:“這一件事情可以先放下,有一件事情要說到前頭。你我之間多年情義,我也不繞彎了。徐閣老登頂了。你是徐閣老的學生。我是徐閣老的眼中釘。鴻臚寺卿對我來說很重要。”
“當然了,如果你今後跟著徐閣老,我也不會說什麼。鴻臚寺卿的官職也不會動。甚至大同,圖南見了你,也會叫楊叔叔,你家兩個孩子在我這裡,也會有壓歲錢。但是你我兩人,卻要見個分曉。”
楊繼盛沉默了。好一陣子。
楊繼盛是徐階在國子監之中的弟子,從某種角度來看,他比李春芳,張居正,這些進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之後,才算在徐階門下的弟子。要親密的多。
甚至楊繼盛剛剛開始未必不因為作為徐階的耳目派到周夢臣身份。
楊繼盛說道:“我這一次回來,雖然還沒有見老師,但是我對老師的理解,有些問題是他解決不了的。我從誰?我從道也。誰能解決大明的問題,我從誰。”
“而你,就是那個能解決的問題的人。只能當對不起老師了。”
楊繼盛這個想法並不是而今才有的。只是而今才確定的。
之前楊繼盛與周夢臣合作的時候,已經有很多時候違逆了徐階的心思。但是那個時候,雙方還有迴旋的餘地。雙方的臉面還沒有撕破。
但是而今周夢臣與楊繼盛之間,已經一點回旋餘地都沒有了。
楊繼盛必須二選一。
楊繼盛選擇追隨周夢臣,也是他在周夢臣這裡看到了希望。
楊繼盛這個人是有絕強的意志,歷史上真是鐵骨錚錚,是心中有是道義的。他是從底層百姓一步步地爬上來。對百姓關懷之心,從來沒有少過。
他對徐階與周夢臣都很瞭解。
他與徐階的感情,不在與周夢臣之下,甚至還在周夢臣之上。但是徐階是名聲樣的人。能做一個裱糊匠,為大明託梁換柱的重任,徐階是做不來的。
周夢臣說道:“好。我們一切給大明一個嶄新的開始。”
楊繼盛說道:“這些空話,不要說了,先說說鴻臚寺吧。聽你的話,似乎是新建了一衙門。你現在要走,不交代清楚。將來搞不明白,也不知道找誰問去。”
周夢臣說道:“也好。”
隨即周夢臣與楊繼盛在家裡一陣密談,從中午談到晚上,上酒菜之後,繼續談,一直談到深夜。才算是告一段落。
周夢臣飲了一口濃茶。說道:“就這些吧。總體上來說,就這些了。”
楊繼盛說道:“你說得很輕鬆,我分析一下,最重要的是最難的是海關這一塊,你要制定不同貨物在不同港口,要有不同的關稅。按你的演算法,要多人來算,更不要說,依靠什麼來算?你來算嗎?”
“除此之外,負責海外政策。藩國朝貢。移民開疆,甚至還準備打仗。鴻臚寺上上下下也就百十來號人。下面有會同館,招待外藩。不過一些廚子僕役而已。做不得事情的。你簡直讓我從頭來說搭建一個衙門,上上下下沒有幾百個人是撐不起這個攤子。人從哪裡來?”
周夢臣說道:“我推薦兩個人。一個是王宗沐,一個是聶彬。王宗沐負責海運。我意將所有海上的衙門都納入鴻臚寺管轄。海運之事,我更希望是官督民-運。如此一來,成本可控。而且風險也由民間承擔了。朝中內外反對聲音就比較小了。海運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