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京兵制,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件事情吧。”
“我來之前,已經稟報過陛下。”周夢臣臉色莊重地說道:“雖然是祖宗之制,然倭亂以來,衛所軍與京營都是什麼樣子,更不要說,倭寇區區五十人冒犯南京,簡直是奇恥大辱。本朝開國以來,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局面。陛下為之震怒。如果知恥而後勇,也就罷了。然你看京營上下,無不想苟且到天荒地老。哪裡有一點點振作的樣子。還兵變。這樣的軍隊留之何用?引新軍代替舊軍,已經是朝廷的定策了,無非早晚。這一點,你如果不滿意,可以上書彈劾我。不過,你在我麾下一日,朝廷一日沒有旨意,你必須聽我的。”
李遂沉默不語。
他其實也知道,京營各處都爛成什麼樣子的。北-京京營在豐國公父子手中,有稍稍振作的樣子。北-京京營畢竟是朝廷的支柱。能如此振作,並不僅僅是豐國公父子的功勞,而是大明曆代兵部尚書與勳臣們集體的功勞。在土木堡之變後,京營改為十團營,後來又改為東西兩廳,引入外四家軍,到了嘉靖朝,又改為三大營。
可以說,大明曆代君王,幾乎沒有一個人沒有想過振作京營,各種辦法都用過。而京營也時常參與對蒙古人作戰。這才一分元氣,才有振作的根基。
但是南京京營?承平日久,幾乎是一團爛泥,就是拿最細的漁網在裡面撈,也未必能撈出幾個有骨氣的。這樣的軍隊,不裁撤等著做什麼?
而且還兵變。
李遂其實並不反對對南京京營各部動手腳,他反對的是不經過朝廷同意的動手。而今周夢臣既然說了嘉靖點頭,他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周夢臣說道:“不過,你說得也有一些道理。外軍入都城,的確不妥。不過,本朝也有班軍制度,我本意是在南京有單獨的駐兵,江南,浙江,福建等軍隊,每年有數營到南京駐紮。並留一勳臣統領南京駐軍,同樣我兵部也有如京營一般,有一人專司此職。這一件事情,我就交給你來做了。”
“其中章程與細節,你自己好好思量,弄妥之後,直接上報京師即可。”
在北-京京營雖然有勳貴管理的。但是還是有一個文官總督京營的。而在這裡周夢臣直接照搬北-京的制度,也就是文官與勳貴的雙重管理。
至於誰說的話有力量,就要看雙方的博弈了。
周夢臣之所以用他,就是發現他在軍中勢力太強了,前文已經說過了,周夢臣將來是準備將兵部尚書留給唐時英的。同時各營都是周夢臣的班底。
如果周夢臣再將管理南京京營的權力也抓在手中,就有一點太過分了。
交給李遂,周夢臣就很放心。第一,他身後沒有什麼派系。如果有的話,他也不至於到了今天還是個小官,第二,李遂的基本能力還是有的,能得京營士卒之心,想來也能得各軍將士之心。才能對將領形成制衡。
周夢臣雖然在軍中勢力很大,但是對以文御武的總原則,卻沒有什麼動搖的地方。他如果讓別的文官插手軍中,那麼這些新軍,就永遠不是朝廷的經制之師。
未來的前程也很有限,很可能很多年後,遭受了戚將軍的同樣的待遇,被友軍圍攻絞殺。
今後,讓各路編練的新軍,褪去周夢臣的色彩,是周夢臣要做的事情。
李遂聽了周夢臣的話,一時間愣住了。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如此頂撞周夢臣,卻得到了嘉獎,這可不是嘉獎。原本南京兵部事務不多,兵部侍郎的權力也不多。但是此刻李遂一下成為南京城中的實權人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