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華夷之辨,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十六章
華夷之辨
日本幕府忽然派人過來,對周夢臣來說,也算是預料之外的喜訊。
不管怎麼說,足利家而今還是日本之主,不管足利家還還能維持多長時間。與足利家達成一些默契,九州的局面大概能維持十年以上。
有人或許要說了,那十年之後怎麼辦?
涼拌。
似乎從歷史的眼光來看,似乎一下子就能判斷出幾十年上百年的影響。但是對此刻周夢臣來說,他越發覺得自己能判斷十年之後的局勢,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這已經是的他的極限了。
更多根本無法判斷。
周夢臣判斷十年之內,日本核心地區不可能一統,自然不可能南下干涉九州地區。而才大明朝廷內部,嚴黨倒臺是必然的,不過是時間問題,徐階上位之後一些舉措,周夢臣也是能夠判斷的。他不能判斷的是徐階下臺之後的局勢。
其實,能判斷未來十年局勢,已經是一個很傑出的政治家了。
周夢臣也本著這樣的想法,要求覺慶和尚來談論佛法。
對於佛法周夢臣並沒有多少研究,只是與心學作對,秉承知己知彼的做法。讀了一些而已。周夢臣自己覺得堪稱淺薄。他本來沒有想過多聊,不過是一個敲門磚而已。
很多時候,一上來,就談正題。有些太急切了。而且無從判斷對方的心思,所以大佬談話一般都是先找一個東西最引子,相互試探一番,感受一下對方的態度。
如果感受到雙方實在談不攏,那就不談了。
畢竟有些話不說開還好,一旦說開,只能敵人與朋友兩個選擇了。反而不好。撕破臉也需要時機的。
所以,不是局內人總覺得,很多人談話雲山霧繞,不明所以。
只是一番談論之後,周夢臣還沒有試探出對方的態度,這覺慶和尚就先受不了了。不得不有些不禮貌進入正題之中,說道:“今日拜見大人,是代表將軍而來。還請大人給在下一個闡述的機會。”
周夢臣有些無語。
他看得出來,這覺慶和尚實在是接不住周夢臣丟擲來的佛學話題了。
這也難怪。
在大明堪稱佛學盛世,畢竟佛門理念已經滲透到儒家之中,天下名山僧佔多,而且僧人與士子之間,幾乎無差別的互動。如此一來,佛學堪稱昌盛。
只是這種昌盛,對大明好與不好就不知道了。
而在日本,佛學也算得上昌盛。但是走上與大明佛教完全不同的昌盛之路,積極地參與政事,娶妻生子。乃至發動一揆,幾乎要在日本建立地上佛國了。
他們對佛教經典能有多少闡述與發揚。
而且中國的佛教已經是中國本土化的佛教,而日本佛教也是日本本土化的佛教了。很多地方都說不到一塊去。更不要手藝活,這位覺慶和尚本質上是一位政治僧。他研究佛經的時間,還沒有研究日本天下局勢時間多。
周夢臣雖然對佛教研究不多,但是他的對手研究得多,如王畿這樣的人,他如果剃度出家,立即是大明第一流的名僧。周夢臣為了應付王畿,而研究佛學,以他的身份地位,都是找到的都是當世第一流的僧侶。與這些人切磋之下,周夢臣對佛學深入瞭解,要遠遠超過了對面的假和尚。
再加上,周夢臣處於主動地位。他可以以非常輕鬆的態度來應對面前的一切,而覺慶就不一樣了。他面對周夢臣本身就有心理壓力。十分才學也只能發揮出三四分。覺慶只覺得自己一句接不上,句句接不上,最後還不如,直接談正題。
周夢臣好整以暇地說道:“足利將軍,有什麼想法?”
覺慶和尚深吸一口氣,說道:“大人,將軍想知道,將軍此來日本,是為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