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

周夢臣接到書信之後,看著戚繼光在書信之中,對島津義久人品作為,無限吐槽,幾乎直接罵他,形如人,實如鬼。今日勢盡來投,他日必叛。

周夢臣高興之餘,也不過微微一笑而已。

他站在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來看,不過是戚繼光對日本社會不瞭解產生的誤解。當然了,戚繼光,不,很多大明人一輩子都不會去了解日本的。

為什麼?因為大明是天朝上國。這是一個無比自信的自稱。也就是在文化上,軍事上,乃至各種做事方式,哲學思想上,都應該是其他國家來學習上國的做法,而不是相反。

所以,大部分明人對外雖然不閉塞,但也是代有天然的優越感。

戚繼光即便是對日本做了很多功課,但更多是軍事上的,或者與軍事有關的,但具體日本人的心態什麼的,卻沒有了解了。

所以以大明的道德觀念看日本人所作所為,一個個都形如禽獸。但是日本人自然有自己的邏輯。

在戚繼光看來,一個連自己親大哥都能下得去手的人,如何值得相信,但是在周夢臣看來,島津家反而值得信任。倒不是周夢臣相信日本人的人品,而是他相信島津家吃過打,記著疼。只要參與這一戰的日本人沒有死光。島津家對大明的敬畏沒有消耗殆盡,島津家就不可能背叛。

而大友家就不然了,大友家投降得太容易了。沒有真正嘗過大明鐵錘的味道,對大明的敬畏不夠。故而當形式不利於大明的時候。他反而容易跳出來,就好像,而今他很輕易倒向大明一樣。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也太容易失去了。

不過,周夢臣也沒有指望日本人有多乖,只要保持大明的強大,日本人一定願意成為大明忠實屬臣,如果大明不能一直保持強大,日本人早晚都會翻臉。

這些判斷周夢臣自然沒有對人說。只是他不信料對了。

等二十多年之後,周夢臣都已經功成身退,悠然林下的時候,豐臣秀吉終於將一統日本的步伐走到了最後一步,開始了九州攻略。

以大友家為首的大名,數日之間被豐臣家族拉攏過去了。隨即豐臣家族大舉進攻,幾乎所有臣服於大明的日本人都背叛了,只有島津家與宗家並沒有背叛。

整個九州島上,大明只保留住三五座港口固守待援,其中就有島津家,僵持了半年以上,終於等來大明大反擊。也成為大明對外擴張的第一戰,打了數年的日本之役。

這都是後話了。

不過,周夢臣在知道島津臣服之後,他心中已經盤算著。是時候要離開日本了。

畢竟,他的時間也很緊的。而且他也吃夠的逆風的苦,而今嘉靖三十八年將至,過年之後,風向就會轉變了,還不如早早完事之後,順風南下。只需數日就能到江南,如果等到逆風,又是一個漫長的旅程。

周夢臣來日本的所有戰略企圖都已經完成了。

從今日之後,九州島上的日本大名,只要不是腦子被驢給踢了,都不會參與倭寇之事,而今他們即便想要參與,都會遭受大明北洋巡撫衙門的打擊。

將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

所有事情都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

“不。”周夢臣心中暗道:“這些事情還要收尾。”

雖然而今看似一切太平了,但是在周夢臣看來,這還要確定下來,雖然周夢臣並不覺得,一場會盟有什麼公信力,但如果九州大名們,連一場會盟的面子,都不肯給大明,那說明,周夢臣做的工作,還不夠,有一些枝葉,需要修建了。

於是,周夢臣僅僅與島津義弘打了一個照面。只確定島津家無條件投降之後,就沒有怎麼理會他了。

而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