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七章 誰主誰副,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找出一個合適的人選來頂罪,要麼就查出來到底是誰殺了大明的人。
周夢臣自然也有自己的考量的。
而今大明軍中派系誰的勢力最大?周夢臣。
所以周夢臣的傾向也很簡單,他傾向於軍方,他還與楊博是盟友。自然要為楊博說話了。而且即便刨除這些因素,周夢臣也覺得這個部落有問題。而且問題很大。
不管這個守將做了什麼。這個部落要求達不到滿足,第一件事情是攻城。想要破關。僅僅這一點,周夢臣就要好好收拾一下。
沒有上過戰場的文官。在很多時候都有一些太迂腐。這一件事情在周夢臣這裡簡單明快,立即有了決斷。但李春芳卻被難住了。就是因為李春芳考慮其他因素太多的。他首先要考慮不是國家利益,而是文官對武將壓制。說實話,這個守將做的事情出格了。
這決計不能被鼓勵的。
在李春芳的心中,大明內部的綱常,也就是文官對武將的管控,比區區一點蠻夷要重要得多。因為以大明這個體量,真能能影響大明存亡的,不是外部問題,而是內部問題。
這也是很多處理事情的優先順序。
周夢臣做出批示之後,根本沒有等李春芳怎麼樣,而是直接將此事開始走流程,他順便傳了訊息下去。
周夢臣在內閣這一段時間,什麼事情都沒有做。但是並不代表周夢臣的勢力就不存在了。
第二天。李春芳再打聽這個案子,就已經發下去了。木已成舟了。
李春芳雖然對這個結果很不滿。但是也無可奈何。
很快下面就按這個方案執行起來。
遼東參將楊照出關,巡視。
這一件事情很順利的解決了,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殺害四名夜不收的兇手很快就找到了,順便一個小部落在關外除名了。
只是周夢臣卻從這一件事情看出了深深的隱患。
周夢臣心中暗道:“遼東的局面恐怕不如我想的那麼好。”
在此之前,周夢臣覺得遼東既然已經進行了軍制改革,以遼東額兵有十幾萬。雖然說遼東的邊防線是有一點點長,但決計不至於出什麼問題。
就對比河朔省的。河朔省額兵也不過十幾萬,更是孤懸於外,東邊是草原,西邊也是草原,北邊是瀚海,而過去瀚海就是漠北。
總體上三面臨敵。如果不是黃河航道打通。有了一條與內地聯絡緊密的交通線。才算是穩定下來。更有雙方緊密的商業往來,才算是讓河朔省穩定下來。
即便如此,每年河朔省都有幾百個斬首。這都是零零星星的邊境糾紛。畢竟在地圖上有一條邊境線,但是實際上,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根本不存在這玩意。
誰拳頭硬,誰說了算。
河朔省大戰沒有,數百人小衝突,簡直是家常便飯。但是因為軍事改革的原因,士氣高昂,兵精糧足。所以很少吃虧,即便吃虧了,也會立即報復過去,然後將兩戰合併在一起,那就是稍有小挫,後又大勝,哎,也是勝仗。
遼東這邊,要比河朔省好多了,最少大明經營這麼多年了,有邊牆,有城堡。有百姓支援。如果真按照軍制改革了,十幾萬大軍,沒有缺額,不要說守住邊疆,再來一次成化犁廷,都不是問題。
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周夢臣再清楚不過了。下面人會騙上面。但是騙不過他的對手,區區一個小部落如何敢說攻城就攻城。這背後的資訊,才讓周夢臣警覺。
這一件事對周夢臣來說也有一些棘手。遼東是晉黨的地盤,晉黨是他的盟友,遼東的蓋子下面是什麼?要不要掀蓋子?
這都是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