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章 軍制改革的阻力,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東南對東南衛所,毫不留情,如同砍菜切瓜一般的處置,還搞出一場南京兵變的,對於西北將門的處置,就很棘手了。

重了,說不定真掀起一場叛亂。輕了。也就是換湯不換藥,就是換了一個招牌。之前怎麼做,只好還會怎麼做,如此,改制與不改制,又有什麼區別?

還有一個難題,就是雲南沐家。

雲南沐家在西南世襲罔顧。代天子鎮守西南,權力之大,甚至一度到只知沐王爺,不知朱皇帝的地步。而西南的衛所規模也相當不少,甚至可以說雲南的漢人絕大多數都是出自軍籍。

再加上西南大部分土司,西南衛所雖然戰鬥力不強,但都承擔著很多工,更何況西南而今也不安分。正打仗。雖然平定土司戰亂的事情,幾乎年年都有,但也不好在打仗的事情做這些事情。

當然了,周夢臣也聽出了一些弦外之音。

楊博不肯盡全力做這一件事情,最少是顧慮太多了。

延邊各鎮之中,軍制改革做好的,也就河朔省,與遼東鎮。原因很簡單,河朔省原本的章程與新軍制相差不多,需要改變的地方很少,更不要說周夢臣的威望在河朔還是好用的。而遼東鎮乃是楊博鎮守之地,他剛剛離開,但對遼東的局面瞭如指掌。改動也很容易。

至於腹裡的衛所,本就零落的七七八八了,比江南衛所也好不到什麼地方。

動起手來也容易。

但是西北將門,與雲南沐家可不是能夠起輕易搞定的勢力,一個不好,下面來一場兵變,楊博覺得自己就吃不消了。

所以,他要斟酌在再斟酌。

說到底,軍制改革這一件事情,不是楊博自己的政見。楊博自然願意慢慢來,不想得罪人。更不想因此而動搖自己的地位。

楊博與周夢臣之間的關係,在雙方都回到京師之後,已經有一些疏遠,無他,周夢臣想進內閣,楊博未必不想再進一步。

大明的政治現狀,幾乎每一個人都要用一半以上的精力來應對朝廷上的紛爭。剩下的一半精力才能用來做事。楊博在這上面也是如此。

不過,周夢臣也知道,他不可能說動楊博,讓楊博在這上面冒險。而且周夢臣如果說了,甚至會讓雙方已經有裂痕的關係,繼續破裂下去。

雖然而今關係遠不如之前了。但依舊是盟友,再破裂下去,說不定就是敵人了。

於是,周夢臣點到為止,將話題轉到了報紙上,將報紙的事情一五一十說了,說道:“楊兄,我今日來,一來是希望楊兄行一個方便,今後對於報紙走驛傳這一件事情,放鬆一些。還有請楊兄寫一篇文章。”

“好說。”楊博說道:“如果禮部的報紙走驛傳完全沒有問題。我的文章也沒有問題。只是有一件事情,周兄需要想到前面,那就是驛傳畢竟是朝廷用的。而且送的東西也有限,而今什麼都走驛傳。即便加了一些錢,也未必能受得住。”

“多謝楊兄提醒。”周夢臣說道:“我會注意的。”

周夢臣當年在兵部任職的時候,對驛傳進行過一次改革。改革得並不徹底。只是將大醫精誠等刊物納入驛傳體系之中。楊博說得也對,增加幾分刊物的傳遞工作。並不算什麼。但是如果報紙放開,將來定然有無數報紙發行。都透過驛傳體系。驛傳體系恐怕容納不了的。

畢竟驛傳體系是軍情體系的一部分,不可能全部為報紙服務。

這一件事情歸根結底是古代落後的交通導致的。周夢臣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引入民間物流業,反正民間早就有所謂的書局,信鋪,鏢局一類的東西。只是加以改造就行了。

只是到底行不行,還要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