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大明政爭的新模式,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十二章
大明政爭的新模式
於是接下來李春芳隨即在官報之中反駁高拱杞人憂天。
而高拱豈能放過他,立即發文反駁。更是引爆了一勁爆的話題。那就是為什麼李春芳能夠入內閣,就是因為非翰林不得入閣。但是高拱隨即以名將起於行伍,宰相拔於州縣之論,反駁這一潛規則。並說明大明內閣變化,在開國之初,不過一秘書機構,自然可以用詞臣。
而今內閣已經是大明的政事堂。自然要用能吏與幹臣。
這一個話題,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前文說過,這不是一個新話題。甚至可以說是由來已久的老話題
而今舊事重提,很多大臣都出來表明立場。
以至於官報的版面都不夠了。
要知道,周夢臣一段時間將精力放在報紙上,一方面在報禁之後,一大批小報紙被淘汰。隨即又很多報紙得到官府的批准,迅速發展壯大。而官報更是版面在急速擴充之中。
大體形成幾個版面。第一個版面就是政令釋出。
大明政令都會在官報上釋出,這都是第一手的資訊。
其次,政論文章,也就是雙方爭論的地方。
然後還有一些天文地理,奇聞逸事的板塊,這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說域外之事,不僅僅是海外,還有西域。也算是擴充國人的視野,為將來對外擴張做準備。
而留給政論文章的板塊雖然不少,但沒有想到有這麼多大佬下場。
幾乎是所有人旗幟鮮明的分為兩派,就是翰林派,與非翰林派。
原因很簡單,這關係到入閣資格上。
周夢臣,楊博都不是庶吉士出身,如果要進入內閣,進入大明最高決策機構,就必須打破非翰林不得入閣的潛規則。而今高拱帶頭髮起這個討論。他們兩個人,已經很多地方上的實幹派都必須支援。
這個關係到他的切身利益。
而翰林這邊更是被捅了馬蜂窩一般。
畢竟翰林們苦坐十年冷板凳,為得就是一朝成名天下知,這個成名就是進入內閣。一躍成為百官之首,而今如果廢掉這個潛規則。那麼,今後內閣的選拔面就相當廣了。幾乎是告訴北-京人,今後高考要全國統一卷了。並且統一錄取線。
如此一來,北-京人非炸毛不可。北-京的房價恐怕要要抖一抖了。放在翰林院這邊,翰林院這個衙門的地位都會受到影響。如果翰林院沒有入閣捷徑,與尋常衙門又有什麼區別。
翰林院又怎麼能稱得上清貴啊?
雙方你來我往,為了轉載或者分析這些大佬們的神仙打架,在北-京官府註冊的報紙,也從官報一家,迅速擴充套件成為幾十家上百家之多。
可以說對非翰林不得入閣談論,直接點燃大明報業。
而大明報業更是影響到了大明政治。
總體上,即便翰林院一方,說得再怎麼花團錦簇。一個個是上好的筆桿子。但是在事實面前上,還是敗下陣來。畢竟這論題從來不是第一次討論了。
高拱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是王陽明,王恕等先賢附體。
而高拱更是在佔據上風之後,公開上奏,要求今後不得廢除非翰林不得入內閣的舊制。
這才將整個政壇的氣氛掀到高潮。
周夢臣更是在後面暗暗做筆記。
或許,高拱自己沒有覺得。但實際上,高拱他開創了一個大明政爭的新模式。
之前的政爭,在私下裡怎麼算計都可以。真正到了決勝負的時候,卻是彈章往來,幾乎言官成為主力,因為言官擁有風聞言事的權利。
所以,言官成為大佬們互掐時候最好的武器。
可以說得言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