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請開報禁疏,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是這分聲望,讓徐階控制不住士林輿論。也不想與嘉靖硬拼,才來了一個移花接木。讓徐階損失不大的情況下,讓周夢臣回京了。
但實際上徐階很明白,周夢臣入京這一件事情,他吃虧大了。
只是不會表現在現在。而在以後。
這就反映出來,徐階對於新生事務的影響力判斷不清楚。或者說,對於新生事務不瞭解,不清楚,這是每一個人的正常情況。
就好像了網際網路行業,誰也不知道將來被誰顛覆。
周夢臣這種從後世而來,對於各種新生事務,都有從歷史長河下游的遠見。這才是他能勝過徐階的最大依仗,否則,他要在下面多磨礪幾年,才能與徐階公平過招。
歷史徐階是怎麼退下去的?
他面對的隆慶皇帝與高拱這對,君臣宛如父子的組合。徐階一巴掌將高拱拍回老家。即便是隆慶皇帝也保不住。只是徐階做了這一件事情之後,發現,即便他能將高拱按到中牟老家,但是他按不住隆慶皇帝想高拱的心。
所以隆慶不死,高拱不倒。
徐階可以勝很多次,但是隻要敗一次,就很難有起復的可能,而高拱,只要隆慶在。高拱就有無數次起復的可能。
這還怎麼玩?
於是徐階安排好自己的弟子們,告老還鄉了。
他的兩個弟子,李春芳與張居正先後當過首輔。可見徐階遺留的影響力。
只是徐階對於報紙這種新媒體的威力還是低估了,他思來想去,覺得這些大街上都是東西,雖然有些不雅,但是要去管,卻有些多管閒事了。
畢竟大明政府不管的事情,不要太多。比如鑄錢,大明朝廷鑄錢數量一直很少,地方上的私鑄一直很多,這樣的事情,都沒有怎麼管,幾張小報,有什麼好管的。
只是周夢臣既然在禮部尚書任上開了第一炮。
徐階也沒有硬攔著的道理。
徐階說道:“周大人,你的摺子,陛下已經準了。著內閣與禮部辦理。到底一個什麼樣的章程,你我先談一談,沒有什麼問題的話,你再上一封摺子,這一件事情就定下來了。”
這也徐階的性格,不會將任何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他來與周夢臣談,就是想將雙方的分歧解決在萌芽狀態,一切談好之後,周夢臣一上奏。內閣自然沒有不準的。
周夢臣說道:“第一是,定版號,所有報刊都要在禮部登記,不登記的不允許發行,以禁書論處。第二,凡是發行的報刊,在發行之前,都必須讓禮部審閱,不得出現,詆譭朝廷與違禁字樣。所有報刊必須以清正典雅,教化人心為主。如果發現有違背的,一律罰款與吊銷版號。”
“而今因為執行的原因,我建議,北-京,南京,上海,這三個地方可以開報禁。其他地方全部禁止。如果想辦報,必須到這三個地方來。但是這三個地方的報紙都是可以發行到全國。不得阻攔。”
周夢臣之所以將報紙發行限制在三個地方。
原因很簡單。沒有人手。
大明為什麼對很多事情都不管,也就是沒有人手,要達到工業化時代幾乎事無鉅細的管理,成本是相當高的。北-京這裡由禮部來管,南京也有南京禮部。而上海縣,卻是天下最有錢的縣,多增加一些管理人員沒有什麼問題。
至於其他地方,即便是地方有錢,也不代表官府有錢。
讓他們管理報紙,他們根本管理不來。
不過,說實話,大明大多數府縣,都沒有什麼辦報需要。或許省一級別有。但事情要一步步一步步地來。
周夢臣將自己的想法給徐階說清楚。徐階沉吟片刻說道:“周大人的意思,今後邸報的主動權就在禮部了?”
周夢臣說道:“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