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此物必大行於天下,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心學期刊就不一樣了。

完完全全成為了王畿的主場。

王畿從來是好講學,好辯論。辦了期刊之後,就是將期刊當成自己講學平臺。完全發表自己的意見,對別人的意見,發表之後,隨即當成靶子,大加鞭策。

可以說,期刊成為了王畿一個人的舞臺。

王畿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只是如此一來,心學一脈就更加分裂了。

本來,王畿就不能服眾。雖然王畿資格老,但是很多與王畿同時期,或者稍後一點拜入王陽明門下的人,還沒有死光。本來大家僅僅學術上的分歧,還有相互容忍的可能。

但是而今王畿這麼一搞,很多人不與王畿玩了。

當然了,也可以說,王畿一脈更純粹了,純粹是王畿的徒子徒孫,他們學的也不稱不上是王陽明之學,還不如說王畿之學。

王畿在這上面的經驗,是失敗的經驗。但是即便是失敗的經驗,也好過沒有經驗。

正如張居正所料,王畿接到了徐階的書信,自然坐不住了。

徐階從來是將心學當成自己助力,徐階是一個政治家,他一切行為都是基於政治利益,而不是其他,他對心學也是如此。而今徐階對心學已經沒有什麼需要了。徐階當然不會過河拆橋,這對他的名聲大大不利。但也沒有為心學衰敗與否多操心的意思。

但是王畿不一樣了。

王畿一向以王陽明衣缽弟子自居。自然不能容忍這一點。

於是王畿召集了自己的弟子們說道:“周夢臣在京師,想動科舉。估計是將氣學代替理學成為關學,這是我們萬萬不能容忍的。否則王師一番心學,至於何地?”

“我要進京,這一次吉凶難料。你們誰願意跟隨?”

王畿弟子之中大部分都說道:“弟子願意服侍老師一同北上。”

王畿還是很有人格魅力的。最少王畿眾多弟子都願意跟隨。

王畿帶著幾分欣慰,說道:“好,我等師徒看看周夢臣有何手段。”

王畿還沒有來到京師,就已經天下震動了。

因為周夢臣發文之後,高拱再次發文,對科舉的內容,進行了深層次的批判,對理學的批判這裡就不多說了。不過高拱與周夢臣的觀點也是有些差異的。

高拱主張實學。他的很多觀點,都是建立在實學之上。

雖然大學士李春芳下場反駁兩人。

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單單是周夢臣與高拱,事情雖然大,但還在可控制範圍之內。而李春芳反對,一下子將事情都高得更大了。

第一個點,說道了科舉內容。周夢臣反對的大多是科舉上的弊端,但並沒有多少言語涉及科舉內容。不是周夢臣不想對科舉內容動大手術。而是不能。

大明科舉用理學,已經多少年了。根深蒂固。不可能一下子動搖了。

所以就回避了。

畢竟周夢臣提出來的問題,他都是想解決的。

而高拱就沒有多想,他就是來噴的,直抒胸臆。不過周夢臣對此並沒有什麼不滿意的。因為欲得其中,必求其上。要想開啟一扇窗戶,就要先聲張要掀開屋頂才行。

第二個點,自然是李春芳忽然發聲了。

如果之前,還是簡簡單單的以事論事。而今誰都看出來,不是了。是周夢臣與高拱加起來,與徐階掰手腕。雖然發聲的是李春芳,誰不知道李春芳背後就是徐階。

如此一來,幾乎所有人都不敢亂摻和了。而科舉本身就牽動很多人的心思。更不要說,而今科舉是否改革也成了暴風眼。更是震動天下。

想看看,到底是老謀深算的徐甘草,徐婆婆更勝一籌,還是高蠻子,與周拼命更有把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