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南方軍制新局面,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任。
周夢臣隨即想起了唐時英。
此刻的唐時英已經不是浙江巡撫了。而是南京兵部侍郎。明眼人都看出來,是周夢臣安排的,預備接替南京兵部尚書。
不過,唐時英這個兵部尚書權力也不大。
南京兵部在周夢臣的整頓之下,掌控南中國兵馬大權。在此之前,這個權力不算什麼。因為誰都知道,大明精兵都在九邊。所謂南中國的兵馬,也就是西南有一點點實力。其餘的都是魚腩。
而今卻不一樣,東南沿海有十幾萬軍隊,堪稱雄師。
不過,這權力不在唐時英一個手中,即便他成為南京兵部尚書也一樣。原本是魏國公世襲的南京守備掌控南京軍權而今是一個兵部侍郎掌控南京兵權。圍繞南京駐紮了五萬人,十個營,還有長江水師。都是兵部侍郎掌管的。裁撤京營士卒,一大部分放為百姓,一部分納入五城兵馬司。
五城兵馬司,就相對於現代的警察局城管等一系列執法部門合體。也是由兵部管理的。
五城兵馬司還是由兵部尚書下屬。
除此之外,南京兵部尚書,還管理沿海的各路軍隊。並專門規劃了。沿海各路軍隊的駐地,並設立兵備道。這個兵備道與原本的兵備道有一些差別。
依然是負責軍隊後勤,與地方官府交接等等。但是很明顯一點,那就是帶有監軍的性質。
從最上面兵部尚書總-理戎政。到最下面營官級別,都有文官參議深入軍中。
這一套體系,並不是周夢臣提出的。而是李遂提出的並完善的。周夢臣其實並不是太喜歡。因為很明顯的是文官領軍。而今將士都是有戰功的。上面還有周夢臣這個後臺,大部分文官都不敢亂來。但是將來怎麼辦?
從一開始有監察權,到後來演變成了主官的事情還少?
漢朝的刺史,本來就是監察官。但是後來變成地方主官。而今的巡撫一開始也是都察院的。而今也是實質上的地方主官了。
只是周夢臣,也提不出發對的意見。
因為,這個想法乃是大部分大明士大夫共同想法。那怕是周夢臣麾下很多文官,也是這個意見,周夢臣不能違背眾意。文官與勳貴之間關於兵權的權力爭鬥,從大明開國開始,一直到現在,一直是存在的。
雖然武勳們已經躺平了,而且文官們也意識到了軍隊戰鬥力下滑的問題。但是對於將軍隊難入自己的管理之下,依然是有非常濃厚的興趣。
之前南京軍權一直在南京守備,也就是魏國公府手中的。
周夢臣打擊魏國公府,將魏國公府簡直是脫光了。一切權力都剝奪了。嗯,倒是給魏國公一些好處。因為京營的裁撤,南京京營附近很多衛所的土地。周夢臣也都默許落到了魏國公府名下。
可是,這早幾百年前都已經是魏國公府的土地了。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周夢臣也不會將這些土地讓出來。
魏國公府實實在在成為了富貴閒人。
從勳貴這裡奪回來的權力,再次還給武勳?
文官上下都是不答應的。周夢臣也是文官,不能違背自己身後的支持者。
周夢臣只能往好處想。
比如他加強武勳實力,如果能一直保持武勳的實力,就能與文官達成平衡。或許能維持住軍隊戰鬥力的同時,也不至於讓文官過度參與軍隊。
雖然要以文治武,但也不能太過分了。
而南京兵部尚書掌控南方大舉,有調兵權。而李遂這個兵部侍郎。雖然名義上服從兵部尚書。但是自成體系。也是互相制衡的手段。
南京兵部尚書可以管理南方軍政。但是不能掌握南京的軍權。而且兵部侍郎雖然掌控南京軍權,但是他在很多方面都要受到南京兵部尚書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