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徐圖之,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價增高,甚至能成為老百姓生活成本之中,最高的一部分。

便宜鹽與便宜糧食,再加上沒有戰亂,這幾乎上就是盛世的硬標準之一。

周夢臣說道:“若雨,這話對也不對。說對,這法子能讓天下百姓吃到便宜鹽是真的。說不對,也不對。因為鹽價成本低廉如否,與百姓能不能吃上便宜鹽。其實是兩回事。”

林潤神情有些堅毅,說道:“請大人放心,大人開創瞭如此好局面。我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是的,大明前期有一段時間,鹽價很低的。但是後來逐漸攀升不說,高價賣來的官鹽,還有這麼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裡面摻雜了其他的東西。有些鹽是鹽中帶泥,有些鹽就是泥中帶鹽了。

鹽的成本提高了嗎?

是提高了。但是官府從灶戶手中拿鹽,從來是近乎無償的手段。所以即便成本升高了。也與鹽價關係並不大。只能說,從鹽政這口鍋裡吃飯的人多了。層層剝削之下,鹽價也就慢慢地高了。

百姓吃不起鹽,私鹽的利潤空間也就出現了。

這都不關生產成本的事情,還是看管理者的手腕了。

林潤自然是明白的。

周夢臣對林潤如此還是很欣慰的。一方面,他欣慰的看見一個願意為大明百姓做事的改革者出現,另外一方面,他也樂意讓徐階承受一下壓力。

林潤真要頂著壓力壓縮既得利益者在鹽政之中的利潤空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周夢臣在與藤祥的觥籌交錯之間,已經將不少踢出局了。剩下的這些人都是硬骨頭。如此一來壓力就到了徐階哪裡。

這對周夢臣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周夢臣拍著林潤的肩膀,說道:“不急,治大國若烹小鮮,要注意火候,有些事情急不得的。要徐徐圖之。”

林潤說道:“下官明白。”

周夢臣看得出來,林潤不大明白。

兩人年紀相仿。但是經歷不同,性格也完全不同。

周夢臣二十多歲就在大明政壇的旋渦之中,而今也快二十年了,二十年間起起伏伏,上上下下,歷任地方,對大明國情都摸透了,更是知道很多事情該如此處置。

但是林潤不一樣,他才中進士三年。三年之間都在為一件事情而努力,在徐階的指揮之下,倒嚴。

而今倒嚴大功告成。

林潤剛剛從上面下來,心中的思維,還是朝中黨爭那一套,非黑即白,非我即敵。

但是實際上,做事情沒有雷霆手段,自然是不行的。但也能將身姿放軟了。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如果沒有將對方弄死的把握。就好像學會如何妥協。

徐徐圖之,來日方長,才是官場上的正道。

如周夢臣與徐階之間,徐階一邊與周夢臣合作,卻也並不妨礙,他想辦法找周夢臣的黑料,準備將周夢臣給弄死。

周夢臣心中暗道:“我也到了徐徐圖之的時候了。”

周夢臣反應自己。這一番出京之後,連續做了好幾件大事。準確地說,這幾件大事都是開了一個頭而已。疾風暴雨的階段已經過去了。

而今已經到了一點點的水磨工夫。

比如建立南京的新軍制。甚至在周夢臣看來,就是未來大明的軍制。比如新鹽政,與新鹽政一併推行的,對灶戶的解放,與對草蕩的開墾。

這也沒有什麼大事。但是卻需要主政之人,耐著性子一點點的推進。

而且周夢臣也要儘快了結關於六省總督的差事,將關於海外的事情,轉交給鴻臚寺。然後他上書朝廷,再次謀求回到京師,他就不相信了。徐階能擋著的他周夢臣一次,還能擋得住第二次,第三次。

終究有一天,他周某人是會站在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