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上海港外,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十一章

上海港外

林潤說道:“大人,我見識過曬鹽法之後,對氣學有了更深的瞭解。覺得曬鹽之法,其中也是有很多改進的地步,故而留了不少鹽場。”

周夢臣聽了,暗暗一笑。也知道林潤這個到底還是不夠圓滑。他是捨不得這些東西都填了幕後那些人的嘴巴。

周夢臣何嘗捨得。如果有可能,周夢臣也想將背後的人清理得乾乾淨淨的。這樣一來,鹽稅又能多出一大截。但是不可能。

很多人的根子直通朝廷,甚至直通大內。

周夢臣除非造反,否則是不可能大清洗的。只能徐徐圖之。

不過林潤這樣做,周夢臣是可以理解的,他也沒有深究。反而對改進曬鹽法很有興趣。他說道:“哦,你準備如何改進曬鹽法。”

林潤鬆了一口氣,說道:“大人,請跟我來。”

隨即來到海邊幾重院落。

這年頭土地不值錢,更不要說鹽場的土地,更不值錢,所以都是圈著好大的院子。周夢臣進去之後,立即有幾十人迎了進來,周夢臣看到為首一個人,有些印象說道:“你是----”

“學生陳道之,拜見老師。”這個三十多歲的人說道:“學生在六藝書院就讀,聽過大人您的課。”

周夢臣心中歡喜,說道:“不錯。”

他高興的不是陳道之事故人,而是高興經過江南一行,他周某人的學說。不再默默無聞了,不敢說是當世顯學,但是如果有心之人盤點天下學問,是少不了說上週夢臣氣學一脈的。

不管林潤是拍馬屁也好,是真信奉氣學也好。他在鹽場設立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對周夢臣來說,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要知道在此之前,這樣的研究機構與研究工作。都是周夢臣,已經周夢臣的弟子開啟的。而今卻是林潤開啟的。說明氣學越發深入人心了。

這對周夢臣來說,簡直是高興到極點的大利好。

周夢臣立即去審查一遍陳道之的研究。

不過,他一看下來,有些失望。

陳道之的水平太有限了。他僅僅在研究曬鹽法的一些技術細節,如何更好的曬鹽,同時也在記錄與研究天氣。原因也很簡單。曬鹽法對陽光太過依賴了。

一旦天氣驟變。曬鹽場上的滷水,很可能就要重來。

這兩個課題,一個太簡單。一個太難。

曬鹽法的技術細節,是有研究的必要。因為是曬鹽法是基於福建的曬鹽法。是一種經驗總結。未必全都是合適的。也未必合適這邊的海水與氣候。

但是這潛力也是有限的。

至於對氣象的研究。

其實北-京欽天監,才是行家。但是他們也麼有研究出什麼。只是記錄而已。並且總結一些好像是諺語的規律,僅此而已。

畢竟氣象這個混沌系統,是非常難研究的。

周夢臣也沒有說什麼,鼓勵了一番,保持對學術前沿敏感度,多讀期刊等等,當年老師的套話。忽然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隨即為了這題了一個匾額:“天下第一鹽。”

一行巡視,到了這個就是終點了。

不過,周夢臣並沒有回揚州。而是等了兩日。等上海的船隻來接,然後乘船南下,不過兩日就到上海。

一年多沒有來上海,上海給人的變化簡直是日新月異。

他被堵到了吳淞口外面。

原因是上海縣令海瑞,啟動了上海港擴建工程,是上海縣自己承擔了十幾萬兩的經費,要將上海港擴建。所以而今從吳淞江逆流而上,空間不大。有大量的船隻都滯留在外面。

自然也包括了周夢臣的船隻。

其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