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黃河難民,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千多萬,說出去誰信?有大量黑戶。
另外一方面,鹽其實也是用途廣泛的。不僅僅是人吃。大牲口也要用鹽,一些工藝也是需要鹽的。這些鹽的用途,混雜在食鹽之中,也不好分辨。
而且林潤也判斷,這一兩年大明有很多前潛在的官鹽消費會挖掘出來。便宜的官鹽侵佔了私鹽的地位。
大明一年需要多少鹽,這個資料估計需要幾年才能估算出來。
在林潤看來,他一切都是為大明百姓服務。而不是為其他國家百姓服務。
雖然周夢臣覺得三文錢的鹽價。足夠沖垮,朝-鮮,日本,安南,乃至於南洋大部分國家的鹽業。能狠狠賺上一筆。但是在林潤的原則上面。
周夢臣也不好說什麼。
不過,周夢臣很清楚。而今兩淮鹽場的潛力還沒有完全挖掘出來。等完全挖掘出來,估計食鹽要滯銷的。畢竟大明市場終究是有限的。
林潤最後說道:“大人不是要巡視嗎?要不我帶大人去看看,千里鹽場。”
周夢臣說道:“也好。”他頓了一頓,說道:“對了開荒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林潤並不管這些,但是鹽場距離草蕩並不是太遠的。他自然是能看到這開荒的程序。
林潤說道:“大人,你沒有看見,那些流民有多----”林潤微微一嘆,說道:“河南,與徐州一帶,這兩年都不安生,聽說,嘉靖三十七年決口,還沒有完全堵住,百姓能跑得都跑了。平日裡,揚州城滿城都是流民,不知道多少人堅持不住,餓死街頭。也就是大人三令五申,要開墾草蕩,讓這些百姓有了活計,都到東邊開荒了。才算是有一條性命,僅僅這一點,就功德無量。”
周夢臣一愣,下意思說道:“我怎麼沒有看到?”
話一出口,周夢臣就知道自己問了一個蠢問題,下面的官員怎麼能讓他看到。粉飾太平的手段,不僅僅是他們會用。
很多人覺得,堵住黃河的決口,當年,不,甚至當時就做到了。那是見慣了電視中抗洪搶險的影片。但是實際上,黃河決口之後,數年都沒有堵上,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一,工藝問題。黃河衝開的決口,甚至有數里之寬,以這個時代工藝。想要讓大堤合攏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第二,就是人禍了。
治理黃河的官員能力有限,就很容易出現,黃河合攏不住,甚至反覆沖決的場面。北宋三易回河,造成了多大慘劇,甚至直接動搖了北宋的民心。
以至於黃河兩岸盜賊蜂起。
周夢臣其實也知道,黃河那邊有問題。
但是正如之前所說,周夢臣沒有資格去問。即便行文詢問,對方也未必會理會周夢臣。周夢臣能有什麼辦法。不過,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在這裡做的事情,反而給黃河兩岸的難民帶一條生路。
原因很簡單,黃河南岸的難民,根本不可能逃到河北,也不可能逃到江南,這些難民什麼都沒有,一般情況下,是無法渡過長江的。即便有辦法渡過長江的,也都是很小一部分。
所以都聚集在江北一系列城市之中,其中揚州最為繁華,最繁華就代表著求生的機率最高,活下來的可能性就高,自然有難民大量集聚。
只是這一件事情,周夢臣卻不知道。不知道是下面人有意隱瞞他,還是都已經司空見慣了,畢竟黃河淮河,幾乎是三天兩頭髮大水。就嘉靖三十年以來,黃河已經有兩次大決口了。
這樣的場景,不管對當地官員還是當地百姓,都談不上陌生。不覺得需要上報,而且上報了又有什麼用?
如果是前者,周夢臣感到憤怒,如果是後者,周夢臣感到悲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