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第二屆國事大會,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個大商賈,與周夢臣徒子徒孫們說過了。前文也說過,整個工業化過程之中,周夢臣並沒有為自己多撈錢。周家的產業,主要是在北-京收房租。而周夢臣的弟子們,卻在其中賺了不少,其中最多的就是殷家。

除卻殷家之外,還有很多人。

甚至在大明商業圈裡,也能稱上一派了。或許比不上晉商,徽商這些老牌商幫,但卻也有幾分底氣了。由他們出面,周夢臣也團結了相當一大批商業資本。

這也是周夢臣敢公然做這些事情的原因。

只是,這些事情不能在這個場合說。

周夢臣說道:“鄒大人此言差矣。要與民休息,首先要的是讓百姓心安。有恆產則有恆心。而今天下是什麼樣子,鄒大人是真不知道嗎?”

“黃冊不堪為用,上面的數字,還是永樂朝的。朝廷卻按照黃冊徵收賦稅,每年都有數層賦稅是收不上來的。嘉靖四十二年到而今五年之間。平均每年不得不豁免的賦稅,已經有五六百萬石之多。十年之間,到達千萬石,不成問題,這還是在這個數字不大規模增長的情況下。”

“田賦乃是國家之根基,百姓乃是國家之赤子。天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百姓無力承擔賦稅,而且越來越大。是本朝的賦稅多嗎?”

“太祖定額,大明賦稅數百年來沒有太大的變動,何故洪武永樂朝,百姓積極完糧,而今卻屢徵不出。乃至於自殺,逃亡者?”

“這是國本,不得不重。”

周夢臣目光掃過所有人,目光銳利之極,似乎看透了很多人的人心。

鄒應龍也有一些不自然。

他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讀書人一旦中舉,就以自己的免稅額度,不再交稅不說,還有無數百姓詭寄於名下。而大明田賦徵收,並不是以人為單位的,而是裡甲為單位。

說起來也很正常。

大明如果要以一個人為徵收單位,基層就需要多出很多工作量,一般來說,徵收賦稅的時候,都是以各村子一併徵稅的。讓里長,甲長,村長等將各村的收上來。

總額是不變的。如果有些人免稅,就要有人增加賦稅。

也就是大明朝廷沒有增加賦稅,但是有這麼多人免稅的,那麼賦稅就增加在那些不能免稅的人頭上。

這還沒有富戶用各種手段買通衙門,種種免稅手段的。

如此一來,真正負擔賦稅的人來說,其實賦稅一直在緩慢增長的,再加上很多苛捐雜稅。百姓承受不起,也就很自然了。

而基層胥吏的手段,堪稱如狼似虎。凡是交不上來賦稅的人家,那都是真交不上來的,甚至有家破人亡的可能。

其實這種現象,很早就有發生了,在正統年間。就勾銷過數千萬糧稅。甚至過一段時間,將這些拖欠朝廷糧稅的數額都豁免了。

畢竟,朝廷真不能將人給逼死吧。

但是這就沒有問題了?

自然有問題了。

朝廷豁免拖欠的賦稅,很有可能讓當地勢力人家利用。沒有免到應該免的人,反而將他們家的賦稅給免了。就好像吃低保的人都是大有來頭是一樣的。

可以說,朝廷不對最基層進行一次整頓,不管怎麼做,都無法深入大明基層之中。任何手段都是沒有用的。

而大明最基礎的東西,是什麼?

是土地制度,是黃冊。

只是誰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一些官員沉默片刻,就開始從各個方面來反駁周夢臣了。畢竟,大明官俸才多少了,大明朝廷官員的用度,一方面是朝廷上的灰色收入,另外一方面就是依仗功名在家中兼併的土地。

如果一切都抖開了。

他們該怎麼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