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得勝還朝,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十六章
得勝還朝
不過議和的事情,與豐國公李儒沒有什麼關係了。
他要回京了,與他一起回京的還有京營各部。有五萬之眾。這些人在西域打了兩三年,絕對算得上精銳人馬了。
當他帶著大隊人馬艱難的翻越沙漠,戈壁來到嘉峪關前,頓時覺得,似乎換了一個世界。
因為,他在這裡看見一座火車站。
對,火車站。
其實整個西域之戰,最大的問題從來不是打,而是保障大軍的後勤。不客氣的說,只要大明幾十萬大軍,順利地進入西域,只要領軍將領不是太笨,就已經鎖定勝局了。
李儒雖然算不上名將,但平心而論。李儒也算是中平之將。當大明在西域的軍隊超過了十萬。李儒就不大可能打輸。畢竟葉爾羌汗國能投放在戰場上的兵力,也不會超過這個數字。更不要說,明軍各方面都比葉爾羌汗國的兵馬精銳。唯一的缺點是戰馬。
但是西域有大量的戰馬。以至於大明步卒來到這裡,就成為了騎兵步兵。
這一切都在於後勤。
只是他沒有想到,三年的時間,居然將鐵路修建到這裡了。
其實,雖然說西域之戰的規模超過了周夢臣的預計,但是周夢臣並不是那種死板的人。甚至借這著這個機會,完成自己一直沒有完成的事情,修建了蘭州到嘉峪關之間的簡易鐵路。
從黃河運輸線能夠直接運輸到蘭州,然後從蘭州直接運送到嘉峪關。然後嘉峪關西北到哈密之間,組織了大量的駝隊,將貨物一點點的運輸到哈密。
這一段依然是瓶頸。
但是做到這一步已經足夠了。足夠支撐十萬大軍在西域作戰了。
而這一條簡易鐵路為什麼能這麼快的修建出來,是因為這一條鐵路大部分都與長城並行的,在長城以南修建的。動用了大量計程車卒一起動手。
速度這才這麼快。
與此同時,汪宗元的組織能力也是相當不錯的。他在修建這數百里簡易鐵路的同時,也將西北多少衛所進行了徹底的改革。
而留守西域的十萬大軍,大多都是西北各衛精銳人馬。大明在西域軍事組織依然是衛所。
在哈密城下的時候,李儒就很重視屯耕。到了西域之後,發現西域的情況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雖然是漢唐故土,但是當地百姓即便是黑髮黑眼,但也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了。
所以戰勝容易統治難。且不是往這裡移民的難度,單單說,即便是移民過來之後,他也建議漢人移民當保持軍事組織,也就是隨時準備戰鬥。
想來想去,衛所還是最合適的辦法。
西域一下,西北將門有了出路,最大的阻力迎刃而解,下面都是水磨工夫了。
只是李儒上了火車之後,才發現簡易鐵路,還是簡易鐵路。首先是單車道。在路上遇見迎頭的火車,兩個火車司機就會下來講數,看看雙方誰拉的人多,或者誰的任務根本重要,決定誰給誰不讓路。
好在這年頭的火車,速度很慢。幾乎還沒有馬快。只是勝在日夜不停地賓士而已。
如果這還是小問題。畢竟李儒的身份地位在這裡放著,從來是別人給他讓路,而不是他給別人讓路。但是另外一件事情,就讓李儒煩惱了。
那就是一些艱難的路段,簡易的鐵路早就承載不住,以至於要士卒下來推車,或者抬車,讓火車司機進行簡易的維修。先過去,然後報給上面,讓人來修。
這就讓人很不舒服了,有時候一修就要大半日。
縱然李儒是豐國公,也是沒有辦法的。
不過,想起之前的千里跋涉之苦。而今的一點點問題,又算得了什麼啊?
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