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 徐州,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

一般都是夏秋之季。

而今還是春季,黃河水少。所以黃河水分十二股東流。看似多了十二道河流分洪。但是十二條河,就好像一大刷子一般,將徐州到淮安一線刷了過去。

所過之處,大多數都是這個樣子。

而百姓也稀少之極,只有少數的村落才有人。

大部分百姓都是逃荒去了,當然了,還有不少葬身於洪水之中,這裡每一片泥沙向下面挖掘。都有可能挖出一些屍體。

周夢臣說道:“這也走了數日了,該看得也都看了。現在距離秋汛,還有三四個月。今天秋天,自然決計不能這個樣子。但是而今到底該怎麼辦?諸位何以教我?”

潘季馴說道:“最好的辦法,就是歸於舊道。”

朱衡說道:“不然,舊道高企。已經成為地上懸河,這也是為什麼會決口的原因。河道比地面最少高出丈餘,水性利下,正因為舊道不行,才會決口,而且一決則遷徙。一遷徙就這個模樣。下官覺得,應該在這些河道之中,挑選一條狀況最好的河道,最為新河道。因水性而為之,事半功倍。”

潘季馴說道:“朱大人此言差矣。今日之舊河道,也是昔日之新河道。而今這十二條河道,最好的當是賈魯舊道,這也是當今河道。黃河水泥沙眾多,不出數年,新河道也如舊河道一般。到時候怎麼辦?難道再挖一條新河道。這如何是一個了局。下官以為,當修繕舊道。束水攻沙。如此則為不破之局面。”

朱衡說道:“此言差矣,束水攻沙,能攻幾分?未免太異想天開了。恐怕從此,河床日日抬高,將來水行於天上,焉有不決之理。”

潘季馴說道:“決與徙,是兩個概念,決而不徙。禍不深。不過數縣之害,而河一動,動則數府,震動天下。既然不能盡善盡美,當有所取捨。”

朱衡冷笑說道:“想當然耳!”

周夢臣說道:“兩位消消氣。好生說話。”

周夢臣這樣一說,兩人反而不說話了。

周夢臣也無奈。

周夢臣本以為將治水的精兵強將弄到一起,就能齊心協力,將事情給辦好了。但是事與願違。

周夢臣透過高拱,在整個大明官場之中尋找有治水名聲的官員。結果,這群人到了一起,頭腦風暴之後,得到了兩個截然相反的意見。

甚至水火之不容。

其中之一,就是潘季馴的束水攻沙。然後就是朱衡的方案,朱衡的方案就比較保守了,順水性而為之。導河入海。與大禹治水的原理一樣。

周夢臣也不知道誰對誰錯。

他本來以為潘季馴的束水攻沙是好辦法。但是,朱衡的反對也對。束水攻沙不可能將所有泥沙都排到大海之中的。這是一個根本問題。

至於為什麼,也就是一個數學題了。

假設黃河水含沙量是八成,水流速度越快,泥沙沉降速度就越慢,假設黃河中下游千里之遠。要將黃河水中的沙子,完全衝到大海之中,水流速度要多高?

周夢臣沒有去算,但想來一定很高很高,得出一個現實永遠達不到的數值。

這就毫無意義可言。

也就是說,不過怎麼束水攻沙。河道的沉降是一定,河底的升高是一定的。這就是朱衡說,固定一個河道束水攻沙。時間長了,豈不將河堤修到了天上去。

而潘季馴的解決辦法,就是治河道遷徙,而不治河道決口。

束水攻沙,不僅僅是束水,也就是收窄河道,讓水流加速這一點,還有外面的遙堤作為配套方案,當黃河水量太大的時候,水流就會衝出漫過堤壩,在遙堤之間漫流,河流的流速,會呈現中間快且下切,而兩側速度慢而泥沙沉降,如此一來,就要自動將泥沙堆積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