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水運天象儀,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十三章

水運天象儀

水運天象儀乃是古代天文儀器中的巔峰。

是北宋蘇頌所造的。

周夢臣在後世也是聽說過的,只是這東西太複雜了。周夢臣也僅僅是聽說過而已,而今要人造,一時間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著手。

楊守敬似乎看出了周夢臣的擔心,二話不說,起身在身後的書架上來回翻找,不過一會功夫,就拿出一本書來,遞給了周夢臣。

周夢臣有些疑惑的接過來,卻見書面上寫著《新儀像法要》,開啟之後,卻發現各種大大小小的圖,其中有星圖,還有一些工程圖紙,只是古人的畫法讓周夢臣不大適應,給他帶來不少讀圖的煩惱。

一時間只能看一個大概,一些細節還不清楚。

不過,即便如此周夢臣也明白這一本書裡面寫的是什麼了。

就是如何造水運天象儀的。周夢臣一翻署名,果然是蘇頌。周夢臣說道:“楊大人,你這是早有準備吧?”

楊守敬有些唏噓的說道:“說是也是吧,這東西搞天文的誰不想造一個,今日有了機會總要試一試。”

周夢臣心中也有幾分躍躍欲試。

這對周夢臣本身也是一個挑戰,這個水運天象儀,自然是古代天文儀器無可爭議的最高峰。以漏刻水力驅動的,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和報時系統為一體的大型自動化天文儀器。

也是很多東西的源頭。

比如,鐘錶的直接祖先。

可以說,任何電視電影之中出現的魯班墨家秘術,他們的特效設計都是參照了水運天象儀的本身。

作為工業革命之前最複雜的機械體系,周夢臣豈能沒有挑戰之心。更不要說,雖然這個東西比較複雜,但是真正的要說的話,工業革命之後的各種儀器,要比他複雜多了。

周夢臣畢竟不是學習工業設計的,拿這種原始的版本來練練手也是可以的。

只是周夢臣有一點點的擔心。

周夢臣對楊守敬,說道:“這上面會答應嗎?”

這東西可不小。

大概有四五丈高,中間有三層結構,這每一層的高度都不一樣。其中有各種儀器,環環相扣,與後世幾層樓的工業裝置相差不多。

不用周夢臣去估算成本。

單單是這個規模在,周夢臣估計沒有幾萬兩是下不來的。

不要以為幾萬兩很少,要知道北京太倉銀每年也不過二三百萬兩之多。而這一筆錢還要支應各部各地的開支。想想就知道,戶部很有可能不批。

楊守敬說道:“不試試怎麼行?能要多少有多少吧。反正陛下都點頭了,總要給些面子吧。”

周夢臣算是明白了。楊守敬更多是要錢。

周夢臣拿著手中的書,說道:“我先拿回去看看吧。”

楊守敬說道:“好好看看。”

周夢臣拿著手中的《新儀象法要》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對裡面的圖紙與語言解釋,開始解讀並畫圖紙。用了好幾天的功夫,終於算是完全理解了蘇頌的思路與設計。

蘇頌的思路很容易理解,整個三層的儀象臺最下面內心是一個水力擒縱結構,很是巧妙,將持續不斷的水流,可以均勻分割成任意段的時間,可以這樣想,那種鐘錶的滴答聲,就是擒縱器發出的聲音。

最下層,就是一個摩天車一般的車輪結構,在外面掛著一個個水箱,一側有一個勻速注水的水池。這於是這些水流注入受水箱之後,隨著重量變化,受水箱向下面落去,但是隻能落一格。就被卡住了。

隨即注水口就對住上面的水箱。

就將持續的水流轉化為任意段的時間。然後再用這個大圓輪的轉動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