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武昌鍾貴,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西是誰造的?你總該知道吧?”

李聞言說道:“這是鐘鼓樓周家的那個孩子造的,就在養濟院那邊。”

程廣德微微一想,說道:“是那個世襲陰陽官的周家。”

李聞言說道:“不錯。”

程廣德說道:“如此看來,周官人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周小官人也可以支撐門戶了。”

說到這裡,兩人都有些唏噓。

畢竟,周夢臣的父親兩人都認識,雖然交際不多,但也是街頭巷尾的鄰居,周家是這裡的老戶了,說起來程家與李家倒是這一代才搬過來的,程家是乃至徽商,明代所謂的無徽不成市,而李家老家卻是黃州府的,距離不遠了,乘船順水而下,也就一日水程。

但是兩人都在武昌城中待了大半輩子了。

周父出殯的時候,他們也都是去上過香的。當初在棺材旁暈倒的瘦弱孩子,還在眼前,卻不想而今已經做成好大的事業了。

程廣德一邊與李聞言聊天,心中的算盤,已經在噼裡啪啦的打起來了。似乎在這上面是有利可圖的。

程廣德從醫館回來之後,就吩咐夥計看店,自己一個溜達的向養濟院那邊走了過去。只是還沒有到養濟院這裡,就感到不對勁了。

原因無他。

養濟院這裡,幾乎是武昌城最偏的一塊地了,如果不是這裡比較偏,也不會撥給養濟院。但是此刻,卻是馬車不斷,人流壅塞。不知道的,還以為武昌西北角的城牆之上,又打出一個城門。

幸好程廣德是步行而來的。

如果是乘車,而今就已經被堵在路上了。

程廣德細細看著這些馬車,有這拉木材,有拉奇奇怪怪的鐵器的,還有是空車的,好像等著拉什麼東西,居然排出半里左右,大概有五六十輛上下。

程廣德走到養濟院門口,就看到了焦頭爛額的的周夢臣。

對,解決各種技術難題如履平地的周夢臣,此刻真的有些承受不了了。

自從車巡撫在公開場合擺上的水鍾,並說了一句“好。”雖然這一句話,不知道是衝豐城侯的面子,還是他真覺得這個東西好。但是影響力已經風傳整個武昌了。因為大家都知道,豐城侯說了,這是犬子的朋友。

自然沒有敢動歪腦筋。

於是訂單好像飛一般砸到了周夢臣的手中。各方之催促,急如星火。

周夢臣數日之內,收到的定金,就有千兩白銀上下。

當然了,周夢臣也知道,這幾乎是一錘子買賣。

畢竟這個市場並不是太大。武昌城之中達官顯貴並不是太多,這樣沉重的水鍾,也不大適合長途販賣。而且武昌城中,大家都要給豐城侯面子,也要給周夢臣一點面子,畢竟周夢臣也是官身。

但是在武昌城外,誰又知道誰?

真以為大明的能工巧匠,就不會山寨了。

正因為如此,周夢臣對這一撥訂單特別重視。但問題是有些東西,不是周夢臣重視就可以搞定的。

周夢臣兩輩子都是搞技術的,或者說是搞學術的,對於一些自然科學的問題,或者技術性的問題,周夢臣從來什麼感覺,也不知道什麼是難。雖然訂單量大增,但是整個養濟院都動員起來了,一天三頓大米飯,老人孩子齊上陣,還有一些外面僱得幾十個工匠與學徒。或許這在後世可以說是使用童工,但是在這個時代,反而是養濟院上上下下所期盼的事情。

只要能吃大米飯,做什麼都行。

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滿足這忽然爆炸一般的生產。

而且更讓周夢臣崩潰的是,他的傑作木工車床,一點也不給他省心。

他以為最容易壞的地方,是這些圓鋸,其實最容易壞的反而是鐵鏈。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