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三年,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門靠得非常近,特別是在弘治年間,地方官覺得蛇山橫隔城中,百姓南北來往不遍。
於是在蛇山之中打了一個山洞,從鐘鼓樓下面經過,形成一道五里長街。而開國之初,周家因為在鐘鼓樓工作,就在這裡置了田產,這一條路打通之後,周家就在這長街之上,有好幾個鋪面。
一時間也算大戶了。
只是不管多好的人家,都經不起一場大病。
周觀星一病數年。家裡就日益虧空,最後只剩下這個大宅院了。
甚至這個大宅院之所以保留下來,也是因為周家有官身,雖然是一個芝麻綠豆一般的小官,但是官還是官。
這個位置也算時候鬧中取靜,相距不遠處就是黃鶴樓,而黃鶴樓更是在黃鵠磯之上。是長江之上繁華的碼頭。當然了,在後世這裡都被武漢長江大橋說佔據,連黃鶴樓也挪到蛇山主峰上了。
如果能傳到後世,更是一等一的繁華地帶,處於武漢市解放路與民主路交叉口附近。
這分家業,周夢臣必須承擔起男子漢的責任。必須保住。
而周母黃氏,也在父親的病中,消耗了太多的精力與心力。從父親去世之後,就一直病懨懨的,甚至還藏著不讓周夢臣知道,只是屋簷下的兩個人,又怎麼能全部瞞住啊?
這些周夢臣都知道。
更知道是,因為周母擔心家底已經空了,而且周夢臣要為父親守孝,不能繼承官職。這三年之內,家中都沒有進項,可以說是坐吃山空。
這樣的情況之下,人怎麼能能生得起病?敢生得起病?
在周夢臣看來,都是自己的責任。
至於傳宗接代,卻是每一個父親的想法。
“咚。”的一聲。
鐘聲再次響起。
周夢臣這才從追憶之中驚醒。
這鐘聲就是從一邊的鐘鼓樓上傳來。
周家的三進院落就在鐘鼓樓一側,還開了一個小門,從家裡院子裡面直接走到鐘鼓樓下面,就好像是周家的兩個院落一般。其實在大部分時候,鐘鼓樓以及鐘鼓樓附屬的院落,都是周家管得,與周家的另外一重院落,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周家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管理鐘鼓樓。白天一個半個時辰就要敲一下。周夢臣不知不覺,已經在祠堂之中沉思了半個時辰了。就緩緩的退了出來。
周夢臣從祠堂之中出來。
卻見母親已經在這裡等著了。
倒不是周夢臣不讓母親進入祠堂之中,而是大明規矩,女人是不能進祠堂的。
周母就在外面等著。
“娘。”周夢臣攙扶著母親。
周母頭髮已經花白了,輕輕嘆息一聲,說道:“給你爸上柱香,也讓他保佑你,在縣尊面前,好好表現一二。能安安分分的襲職了,也就不辜負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了。”
周夢臣點點頭,說道:“請母親放心。”
雖然明代有很多官職都是可以世襲的,但是在朝廷規定之中,襲職也是一道坎,在大明前期法度森嚴的時候,還刷下來不少,但是已經到了嘉靖年間,很多事情都是走一個過場。周夢臣並不擔心。
母子相攜緩緩的踱步,周母有一搭沒一搭說道:“你父親留下的書,你都看了嗎?”
周夢臣說道:“看過了。”
“好好看,好好學,這都是我們周家的家學。是周家安身立命的本事。”周母不知道說了多少遍這個話題了。
周家有一個完整的書房,裡面存放這大量的書籍,是從第一代周家家主傳下來的,已經傳了十一代了,主要分為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歷代關於天文術數的著作,第二部分,就是周家十一代對於天象的記錄。第三部分,就是歷代周家家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