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一章 入京序幕,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言聞不願意走這一條路。

至於周夢臣與李雲珍關係,李言聞根本沒有多想。如果沒有王家這一回事,他或許生氣,但也會考慮一下李雲珍的心意。只是而今,李言聞哪裡有心思想這些東西。

李夫人說道:“那麼二郎的婚事該怎麼辦?”

李言聞沉吟片刻,說道:“我去通知顧兄,提前辦。總之要在四月初一之前給辦了。”

他才不想摻和周夢臣與王家之間的事情。

周夢臣回去之後,透過縣衙的路子,很快就打聽清楚王家的底氣。

至於王家就是一個暴發戶而已,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唯一值得關注的就是王永寧的的師傅。陶仲文。

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陶天師。

周夢臣暗暗皺眉。

只要稍稍打聽一下,就知道陶仲文是如何的炙手可熱。

可以這樣說,在大明,陶仲文見到皇帝的時間,要比內閣中人見皇帝的時間還多。

別的不說陶仲文。只說陶仲文的待遇,現在的陶仲文,已經是禮部尚書銜,加授少師,仍兼少傅,少保,史評“一人兼領三孤,終明之世,惟仲文而已”。如果陶仲文不是道士,單單看這個名頭,定然以為這個人,是一位名臣。

而陶仲文卻是一個道士。對國家沒有什麼貢獻的道士。

這簡直是一種諷刺。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大臣,都知道嘉靖皇帝對道士的迷戀,依舊前仆後繼的上書,就如同石金一般無二。都被貶了?在士大夫們心中這太不像話了。

陶仲文威勢如此凜然,從京師到地方,都給陶天師面子。

這也是為什麼,王家能走通吏部的路,將吳縣令一剝到底了。

唯一讓周夢臣稍稍放心的是,他要面對的不是陶仲文,而是陶仲文的弟子。

如果是陶仲文字身,以周夢臣而今的能力,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而陶仲文的弟子,畢竟不是陶仲文字人。不過是狐假虎威而已。

不過,在周夢臣的關係網之中,能對抗王永寧的事情的人,只有武岡王。

周夢臣立即去拜見武岡王。

武岡王聽了周夢臣的話,輕輕一笑,說道:“放心。區區一個道士而已,他在武昌城中還翻不去什麼浪花來,要不要我派人打斷他的雙腿,給他一個教訓。”

周夢臣聽了之後,內心之中,一陣茫然。

武岡王在楚王一脈之中,還算差不多的,但是依然一聲聲要砸斷別人的腿,似乎大明的藩王從來都是如此霸道。

周夢臣說道:“王爺見諒,我也不好因為如此小事傷了雙方的和氣。”

武岡王說道:“周兄放心,你與我有救命之恩。區區一道士,他在京師怎麼做,我管不著,但是在武昌城中,我楚王一脈說什麼就是什麼,就是將官司打到北京,這道士也得不了什麼好。”

周夢臣心中苦笑,心中暗道:“你不在乎,我卻是在乎的。”

他內心之中從來是很清醒的。

屬於他自己的力量,其實也就是養濟院一攤子事情,或者再加上週家村的周氏族人。其餘的力量都是他能借過來的。而不是自己的。

別人的力量,用用就行了。

別人肯幫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肯幫忙,也在情理之中。周夢臣從來沒有想過完全用別人的力量做任何事情。他今日來,不過是擔心王家用陰招而已。他連忙說道:“王爺,有所不知。前番黃公公,叫考教過我,問的就是日月之食的問題,我早已測定,本年四月初一,是有日食的。這王家正好撞到門上來,我正想他們大作聲勢,好讓武昌人都知道這一件事情,也讓區區賤民能夠傳播開來,也算是我一點點小小的私心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