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講學,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殿下,馮世叔,李兄,張兄,諸位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我知無不答。”
馮立先開口,說道:“你覺得,你這個東西,與重差術,有什麼優劣之處。”
周夢臣說道:“自然是有所不同,三角函式在靈活性與全面性上遠朝過重差術。而且兩者之間並不矛盾,在我看來三角函式是重差術更進一步的發揮,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所謂重差術,其實是利用角度相同的三角形,邊與邊的比例也相等,來計算的。比起三角函式,這個辦法只能說一些計算上的小竅門。
張叔大與馮立關心的地方,也有不同。
馮立關心的是具體的數學問題,而張叔大更多關心的卻是數學體系背後的問題。
張叔大說道:“觀你證明之道,似乎與名家,墨家之學有些關係?”
周夢臣說道:“天下算經,無不以算題為主,雖然有言數理,但也是附於提醒之後,在下認為,道演法,法演術,古人有精妙之處,但也本末倒置。故而便覽群書之道,以為數學之理。先理而後道,由道而演術。與春秋名家,墨家,釋教之學,也是有所借鑑的。”
這一段說詞,周夢臣是思忖好一陣子,最後定下來的。
任何學術都是有傳承的。
很多東西,是不可能憑空冒出來的,就好像寫論文都要有參考文獻,沒有參考文獻的人只是少數的。
周夢臣必須在中國古代很多學問之中,找到自己的援引之處。也好讓更多人相信。
而且明代,也不是漢代了,百家爭鳴,早就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而今儒學已經搞什麼三教合一,什麼名家,墨家,也沒有什麼可忌諱的了。
周夢臣之所以說這三家,原因很簡單,就是因名家,墨家,還有一些佛學,在邏輯上推演很深,很多東西與西方邏輯學,雖然有些差異,但是修修改改,也差不了多少。
這邊各種問題討論。但是楚王世子聽得猶如天書,是什麼也聽不懂,他有些不耐煩的問道:“我說,周什麼?周夢臣。你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說了這麼多,不要說那些廢話了,你說說你這東西,能做些什麼?”
周夢臣聽了,先是一愣。
他有些為難。
不是不知道三角函式能做什麼?而是三角函式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一時間不好舉例了。
當然了,還有兩個原因。
第一,勾股之法,是中國古代數學的精華,三角函式在各種測距之法上,是最具有實用性的,但是對中國古人來說,卻並非不可替代,就如剛剛提到的重差術,就能做到這一點。本書說過,這裡不在多說了。
總之,對於古代人來說,在很多應用方面,即便沒有三角函式,但也是有替代之法的。
其次,如果將一些非用三角函式不可的領域找出來一些,不是找不到,但是他擔心楚王世子聽不懂。
楚王世子的算學水準,有多高,周夢臣沒有底,但估計最簡單的一些東西,能聽懂,稍稍高深一點的,就如同天書,估計放到後世的數學水平,是小學沒有畢業。
說太多,雞同鴨講,也沒有什麼意思。
楚王世子見周夢臣一愣,以為自己說中了,說道:“你是不是想不起來,這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有什麼用處?原來本世子,聽你說了半天廢話。”
這就是中國人最樸素的思想,別給我扯什麼有的沒的,到底有什麼用?
有用的就是好東西,沒有用的就是毫無價值的。
連馮立也沒有為周夢臣說話。
無他,馮立的數學思想也是一般無二,最重視實用性。他也想聽聽,周夢臣在這個問題上的回答。
周夢臣心中一動,忽然想起一個題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