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問水集,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十八章

問水集

周夢臣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是設計一種可以方便打井的機器。

讓打井比較方便。

只是周夢臣思來想去,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畢竟周夢臣能用的,只是人力而已,最多是有一些畜力。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足夠的動力,周夢臣即便是有再多的辦法,也是無用之功。

既然動力不足,那就想辦減少做工。

首先,周夢臣想的很清楚,在江漢平原之上,地下水並不是太深的,最多五六米。即便在乾旱的情況之下,也僅僅十米上下。

既然動力不足,就想辦法減少工程量。怎麼減少?就將井口縮小便是了。

於是周夢臣回憶起他小時候見過的一種井,就是有一個壓桿,在用之前,澆上水,然後用力壓上幾下,就能出水的井,農村運用是非常普遍的。而且打井時候也不需要直接挖開了,周夢臣將他之前的打井機改進了一下。

只要固定好角度,只需一天的功夫,就能將鐵棍砸出一個五米深,直徑一兩寸的小洞。然後將一根竹竿打通裡面的關節直接埋進去。然再上面按照一個與農村一般的壓水裝置就行了。

當然周夢臣遇見了問題。

主要是密封問題。

這種壓水井是利用空氣壓力,將下面的水壓上來,最關鍵的部件就是裡面的那個閥門。

這個一般都是用橡膠做的。

而這個時代大明是沒有橡膠的。

周夢臣找了不少備用品,比如魚膠,杜仲膠,還有別的什麼轎,與絲綢或者其他布料混合在一起。

只是在氣密性上與橡膠相差不小,也容易損毀。

只是勉強能用而已。

在周夢臣看來,他對此並不是太滿意的。因為各種情況的勉強,要想將水壓上來,就要費好大的力氣,需要有將壓桿壓得飛快,這才能將水給壓上來,需要掌握一定的節奏與技巧的。

不過周夢臣的標準,顯然與這個時代很多人的標準不一樣。

“咳咳。”劉老尚書猛地咳嗽了兩聲,說道:“好。你有這種天分,屈居於武昌一陰陽官,卻是屈才了。”

周夢臣說道:“老先生繆讚了。”

劉老尚書說道:“我一輩子也算是縱橫天下,上報家國,下安百姓,臨老之餘,未嘗有恨。但唯獨有兩件事情有遺恨,我雖然讀書進取,位列朝廷,但是心中並不以仕官為傲,反而有兩件事情,是我生平最大驕傲。”

“一是醫術之精。”

“我劉某人如果不是花費太多精力在做官之上,我敢誇口,當今之事,我的醫術當為第一。”

“二是治水之能。”

“我曾總督河運,豈能不知道,國家如人,河運之患,乃是國家肺腑之疾,多少年來思量如何醫治?不敢說,藥到病除,但也是有些心得。”

“而今老病且死,死不足惜,惜哉兩術不得傳。”

劉老尚書身邊的少年聽了,雙眼發紅,說道:“孫兒沒用。”

劉老尚書說道:“哭什麼,你們都是好孩子。只是有些事情不能勉強的。”

這其實也是劉老尚書的遺憾。

雖然劉老尚書不敢說在同輩之中,他都是第一流的人物,畢竟他的同輩都是誰?

楊慎,王陽明,夏言,等一大票青史留名的人物,但自覺不落人後。但是好像麻城劉家的祖蔭英氣都被他一個人吸納了,他的兒孫之中,少有英才,甚至比不上同郡的耿家,黃家等家族。

這讓他很失望。

但是失望又如何?

聰明是我兒,愚鈍難道不是我兒了?

只是劉老尚書一輩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