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劉老尚書,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哥怎麼沒有來吃飯?”

李大郎說道:“今天醫館之中來了一個重要的病人,病情也十分兇險,爹與二弟都去照顧了,這會兒沒有功夫吃飯。這幾日,你也安分一點,家裡人沒有功夫管你,你也不要讓家裡操心。”

李雲珍聽了,心中頓時一喜,心中暗道:“真是天助我也。”她心中暗暗高興,努力收攏自己的表情,連忙問道:“什麼重要的病人?”

李大郎說道:“是麻城劉尚書。”

李雲珍聽了,心中一動,說道:“是劉老尚書?他老人家病情怎麼樣了?我記得爹爹說過,劉尚書自己就是名醫,怎麼來咱們了?”

李雲珍並不是太關注政治的。如果是別人,李雲珍估計不知道,但是劉老尚書就不一樣了。

前文說過,李家是黃州人,而劉老尚書也是黃州人,算是同鄉。而劉老尚書本身就是不為良相,就為良醫的代表。而李家更是武昌名醫,都是一個圈子裡面的,李聞言對劉老尚書佩服之極。

故而在家中常常的提起。

李雲珍自然記得。

李大郎嘆息一聲,說道:“醫不自醫。而且劉老尚書對自己的身體情況很明白,他本不想來武昌醫治,這一次不過是拗不過兒女而已。我也看過,劉老尚書的脈象----”

李雲珍立即問道:“怎麼樣?”

李大郎輕輕搖搖頭說道:“劉老尚書年輕的時候,操勞太過,做事不顧惜身體。早已落下病根了,如果不是劉老尚書自己養生有道,三年前退下來,好生休養,恐怕沒有而今這三年,看似身體不錯,但實際上,油盡燈枯,年關難過啊。”

李雲珍聽了,心中的歡喜之意,也都散盡了。

年關難過,也就是未必能過得了今年冬天。

李雲珍說道:“劉老尚書是一個好官,怎麼就這樣?”

劉老尚書名叫劉天和,乃至黃州府現存官員之中,位置最高的一個,也是整個黃州府人的驕傲。李雲珍從小聽劉老尚書的故事長大。

比如,劉老尚書為官之初,當時劉瑾用事,劉老尚書當時僅僅是一個御史,剛正不阿,得罪劉瑾,被下獄押送入京,陝西百姓萬餘人攔道不行,陝西壯士十幾人一路護送,乃至於郭鎮等人,為鳴劉老尚書之冤。撞死階前。劉老尚書入詔獄,在詔獄之中,劉老尚書鎮定自若,還給獄卒看病。連詔獄上下,都敬佩萬分。

後劉瑾倒臺,貶為縣丞。後一路升遷到了甘肅。

在甘肅大興屯田之法,令軍民得安,後受命治理黃河,到任之處,念民於水火之中,晝夜不息,三個月之內,修渠十數道,疏浚山東河道七十餘條,百姓轉危為安。後受命備邊,整頓軍備,與黑水墩大捷之中,劉老尚書指揮大將周尚文斬殺蒙古濟農,也就是相當於蒙古副汗。

後受命以兵部尚書的名義整頓京營,勞累過度,上書告老,回家休養。

這也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所以劉老尚書,是整個黃州府百姓的驕傲。

李家大郎嘆息一聲,說道:“都是命數。”隨即說道:“我估計,武昌城中很多人都會來拜訪劉老尚書的,雖然劉老尚書已經說過了,誰也不見。所以這一段時間,家裡人多雜亂,你安分點。”

李雲珍點點頭,說道:“大哥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她微微一頓,說道:“我能不能去看看劉老尚書啊?”

李家大郎說道:“你就別添亂了。”

李雲珍滿心不願意的說道:“二哥為什麼能去,我為什麼不能去?”

李家大郎說道:“你還有理了,咱們兄妹三人之中,誰的醫術最好?”

李雲珍只能垂頭,說道:“二哥。”

李家大郎說道:“誰又要考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