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四章 安置海外,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六十四章

安置海外

俞大猷依然叫苦,說道:“大人的心思,下官也瞭解,但是即便從軍,也應該納入福建總兵麾下,如浙軍一樣,改為閩軍。如浙軍一樣,編出十幾個營。也就消化了,而東海水師是什麼樣子,大人也是知道,不過是一個空架子而已。”

周夢臣說道:“現在你的東海水師並不是空架子了。另外,編練閩軍,這一件事情自然要做的。不過,閩軍必須可靠,這些海盜豈能入閩軍。”

俞大猷聽了眼睛之中,有一些幽怨之色。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是言下之意卻已經很明白了。那就是閩軍要可靠。那麼東海水師就不需要可靠的軍隊了。

周夢臣微微咳嗽一聲,覺得自己有些失言。

不過,他的本意也是如此。浙江,閩軍。乃至將來各省營兵,是作為本土的駐軍,必須非常非常可靠,不能鬧出什麼譁變,甚至軍紀不好等傳聞。但是東海水師就不一樣了。

其實在周夢臣心中東海水師也是分兩部分的。一部分自然是水師力量。因為就是船隊等水面力量,還有隸屬於東海水師的陸戰力量,比如剛剛調撥給俞大猷的戚繼美部。另外一部分力量,用現代的話,就是海外軍隊,或者殖民地軍隊。

這些軍隊,可靠程度就不需要那麼高了。

當然了,大明豈能有殖民這樣說法。那些軍隊只能是海外衛所軍。

雖然,周夢臣在國內大力清掃衛所。但是周夢臣發現,衛所作為一種體制放在海外,或者說尚未開發出來的土地,卻是很合適的。畢竟當年大明新建的衛所軍,也維持了幾十年的戰鬥力。一塊新佔領的土地,等幾十年後,人丁繁衍。足夠撤掉衛所改為府縣了。

衛所制度,作為海外過度政策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這些事情,有些可以給俞大猷說,有些不可以對俞大猷說。他思忖了片刻,說道:“你知道魍港嗎?”

周夢臣也從月港這裡的情報之中,才知道有魍港這個地方的。

不過,當週夢臣知道魍港這個地方之後,內心之中對外移民的心思,又起來了。不僅僅是周夢臣心中的執念。同樣是閩南的現實需要。畢竟,福建人口滋生,土地不堪重負的情況已經很嚴重,這也是為什麼福建人如此依賴大海。而在歷史上,從嘉靖年間之後,延續數百年的下南洋的活動,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證據。

也就是說,即便朝廷不組織移民,福建生存條件,也會讓福建百姓自發的下南洋。

既然如此,周夢臣又何不乘勢而為,將這種趨勢,與大明軍隊對南洋的軍事行動相結合。讓福建廣東百姓下南洋的行動,不僅僅是討生活的行動,也是大明在南洋軍事政治擴張的行動。

這也避免了大明百姓在南洋的種種苦難。

當然了,這種國策級別的決斷,並不是周夢臣在這裡想想就行了。必須回到北京,掌握北京大權之後,才能進行的調整。但是並不妨礙,周夢臣在這個時候,做出一二佈置。

俞大猷說道;“下官是福建人,自然知道魍港。”

周夢臣說道:“這麼說,俞總兵對大琉球也是很瞭解的。”

俞大猷說道:“在海上多次見過,只是並沒有登陸過。也尋過很多上過琉球島上的人詢問島上情況,據說,此島當一府之大。東高西低,多有大木,也有很多野人。其中有一些野人,有數萬之眾,還有食人惡俗。多有溪流,由東向西流,而這些溪流夏季暴漲,如江如河,但到了旱季,就成為涓涓細流了。不大適合耕種。”

周夢臣此刻才知道,他有一些小看了俞大猷。

作為一個將軍的本能,就是到一地,就收集一地的情報。

為將者,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在這個時代地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