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報捷,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十三章

報捷

周夢臣說道:“這一次一共繳獲各項物質都在清點之中,這些人都要還給百姓,不過銀兩已經清點出來的,有一百二十萬兩。”

“以騎兵為首功,每人賞賜十兩銀子,其他各部,每人賞賜一兩銀子,五千多首級,以大小頭目定價,殺陳東者,賞銀千兩,往下以此類推,士卒賞銀一兩,真倭賞銀十兩。”

“由總督府當即發放,各部士卒必須親自來領。”

周夢臣在賞賜上絕不含糊。這也算是他的風格。畢竟,大明軍隊只要有錢,錢給到位了,戰鬥力還是有一定的保障的。

在大同,河朔,凡是周夢臣指揮的戰事,從來是這樣的。

只是,周夢臣的舉動卻讓這些江南將領給驚呆了。

一方面驚呆,周夢臣居然敢正大光明地說出來,有多少戰利品。

畢竟,這可是倭寇數部,劫掠了兩年積攢下來的東西,如果不是善財難捨,他們早就去舟山了,在舟山群島之中,不比在大陸上安全得多。

所以,倭寇有這麼多錢,他們並不吃驚。但是吃驚的是周夢臣居然沒有將錢拿到自己包裡。而是大手筆的賞賜將士。

要知道,趙文華在江南不僅僅身負著督促江南賦稅的任務,同時趙文華也承擔著為嚴黨斂財的重任。再加上趙文華自己,也是貪得無厭之輩。

可以說,江南地面都要刮一層皮,這種戰利品從來是直接放道自己腰包之中,甚至上行下效,即便戰場上有一些收穫,大部分將領都分了,從來沒有報出來的意思。當然了,這是要給上官孝敬的。

至於賞賜,那是朝廷的事情。

甚至即便戚繼光的賬目也是有問題的,只是戚繼光將這些浮財都花在養兵上了,從而有戚家軍的大名,同時戚家軍,也就是所謂的南兵,要比北兵拿得多。

很多軍隊的英勇善戰,大部分原因都是用錢砸出看來的。

當然了,周夢臣也有自己的心思,無非是透過賞賜的方式摸下各部的底,戰鬥力就不用說了,但是吃空餉,吃了多少。到底有多少人能用?

這也算是一次摸底。

想來各部也不會讓周夢臣輕易摸到,其中自然有一番鬥智鬥勇,好在周夢臣早就不是一個人了,身後有整個的幕僚班底,有好幾十個人,又他們負責賞賜。

即便不精確,周夢臣也不要現在這樣,心中一點底沒有。

敵人多少倒是知道,但是自己到底有多少人,周夢臣反而不知道了。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周夢臣隨即又當著所有人的面寫了報捷文書,又是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其中自然大同騎兵作為主力,自然是首功之臣。但是各部人馬,不管有沒有在這一戰中發揮實力,都掛上了姓名。自然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也表明了他周夢臣,周總督並不自外於江南各路兵馬。

隨即,派了快馬往京師報捷。

有了這一封捷報,周夢臣在江南。總算是站穩腳跟了。

當這個會議開完的時候,徐渭也帶著徐海的人頭進來了,周夢臣看都沒有看,就讓他們懸掛在旗杆之上,以示三軍。

至於,徐渭問的東西。也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周夢臣。

周夢臣聽了之後,心中暗道:“薩摩藩,島津家。”他內心之中依然有了計較。

周夢臣可不是被動挨打的人。在倭寇鬧得這麼大,周夢臣必然要日本給一個交代。或許有人覺得日本人冤枉,但是在周夢臣看來,都不重要。

很多是真真假假都是難以分辨的,更不要說,周夢臣本來就想讓大明走向深海。而向倭寇報仇,這個事情,是最容易凝聚人心與口號了。

所以,大明第一次海外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