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大明船舶,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十四章
大明船舶
沈船主說道:“回大人的話,需要船。需要大船。從崇明出海,走黑水航道,十日可至天津,對於我等,算是輕車熟路,不成問題,但是沙船大多比較小。就如同我家三桅沙船,不過能載重一千石上下,我即便家中所有船一次也不過兩萬石上下,結合沙船幫所有的船隻,一次運輸也不過,二三十萬石之間,連續跑上兩三個月,定多運輸一百萬石上下。畢竟來回裝卸都需要時間,而且風向也是會變的。小民等也是要吃飯的。”
“如果用前朝運輸時候大沙船,一艘可以萬石上下。需要百艘上下。一次性就能運輸百萬石,來回幾趟就完了。而且我沙船幫的別的,沒有,水手卻是有的。”
周夢臣看出來沈船主的小心思。
周夢臣沒有將海運交給沙船幫當成一次簡單的生意,而沈船主也沒有。
周夢臣是想以沙船幫為根基建立起水師軍隊,當然了,這僅僅是 其中之一,畢竟俞大猷那邊其實也是水師的。只是周夢臣對江南官軍是有偏見的,畢竟江南官軍陸上軍隊,就已經爛成這個樣子了,讓周夢臣很難相信,官軍水師能好到什麼地步。
畢竟,從管理層面上來說,江南的陸上軍隊與水師其實並沒有根本性的差別。
都是在一套管理系統之下。
所以,周夢臣更喜歡從這些還上有活力的海商之中招募未來的軍隊,當然了,太過桀驁不馴的就算了。沙船幫就很合適。即精通海上事務,又願意向大明朝廷靠攏。
而沈船主想得就沒有那麼多了,他僅僅想將海運這一件事情攬到自己身上,不,應該沙船幫身上。他到沒有多想,唯一想的就是吃上朝廷的鐵飯碗。
沙船幫畢竟實力比較小,比起其他海商,根本算不上什麼。甚至沙船幫為什麼不搞海貿,僅僅給別人運貨,未必僅僅是不敢,也是不能。海外貿易最賺錢的是日本,日本金銀之豐富,運輸到大明就是暴利,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之內,走西洋的貿易,也沒有走東洋貿易利潤高,即便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很長一段時間,也是將日本航線作為經營之重點。
而直接面對大明貿易的,不管是大友家,還是薩摩藩島津家,都不是吃素的。這些大佬的地盤,沙船幫是進不去的。
但是與朝廷合作也是有好處的。
所以,沈船主根本沒有想過,要什麼報酬。要的是政治特權,海運給沙船幫帶來的利益,可以參考漕運,給運河上下帶來的利潤。
別的不說,單單說一項,就是南北貨運夾帶。
而今沙船幫運輸貨物到北方,想要卸貨就要避著官軍,很多事情都不方便,貿易量也大不了,而為官家運漕糧就不一樣了,就意味著他們有特權,可以自由的來往崇明到天津這一條航道,畢竟運輸夾帶,從來是慣例了。就能讓沙船幫賺足了。而且這種特權,如果沒有例外的話,是可以世襲的。
周夢臣說道:“一百艘船,這數目-----”
在周夢臣看來,這個數目是有一點點少。畢竟,周夢臣可不想將船隻僅僅用在運輸糧草上面。
可以運輸糧草的船隻,其實也是上好的運輸船,也是商船。鄭和下西洋的船隻之中,就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沙船船型。可見這樣的船隻使用潛力很大。
“不知道,沙船武備如何?或者改造沙船作為戰艦的潛力如何?”周夢臣心中暗道:“如果說,沙船有很強的改造潛力,那麼百艘何足用。”
大明造船有兩個高峰,第一個是開國到下西洋被叫停為止。這個高峰就不用說了,而第二個高峰,就是從嘉靖中後,到萬曆中。
這就是為了抗倭。
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造船這東西,是有一定的滯後性的。很多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