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皇帝的賬房,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十四章
皇帝的賬房
嘉靖心中忽然生出一個念頭:“天下局勢到了而今這個地步,已經到了窮則變的地步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看來太祖留下的章程是時候動一動了。”
嘉靖這一段時間,其實一直在研究自己的天演論。將這個理論不僅僅代入自然領域,還很自然的代入人文領域,嘉靖博覽群書,知識淵博,此刻與天演論一結合,頓時看出一些自己之前沒有注意到的東西。
嘉靖自己都沒有發現,他雖然依舊不想多理會朝政,但是內心之中,在一點點傾向於動一動朝廷體制,讓朝廷體制更適合而今的天下。只是嘉靖更多是想法。因為嘉靖知道很多事情是多難辦。
當初嘉靖也是想對土地動手的,但是最後在上面碰壁,甚至讓嘉靖產生了厭惡政事的感覺。
嘉靖是聰明,但是嘉靖的聰明更多是侷限於小聰明。這種聰明人自以為自己看透了一切,知道這一件事情的難度,他就不想做了,似乎覺得反正這一件事情做到最後,大體還是失敗,我為什麼要折騰?而真正大聰明的人,卻是大智若愚。明知道眼前事情很難,但是義無反顧。
所以,嘉靖知道這一件事該怎麼做,但是隨即他又看到了如果變法改革的話,會遇見多少麻煩事情,隨即就不想折騰了。
不過,周夢臣既然做到這地步了,他不介意稍稍支援一下。
周夢臣不知道嘉靖是這樣想的,依舊在侃侃而談。說道:“銀行非常賺錢,僅僅黃河銀行一年稅款,最少幾十萬兩,這還是三十稅一的情況下的。如果陛下提供稅率,銀行一年百萬兩並不出奇,只是,需要一個細緻的查賬機構,才能不影響銀行運作的情況下,搞清楚銀行的賬目。只是當今天下,在數學上,臣門下甲於天下,為了國事。臣只好舉賢不避親了。”
嘉靖說道:“程大位,朕似乎見過一面,這樣吧,給他一箇中書舍人的官銜,讓他在御前行走,讓他領頭作為管著黃河銀行的事情。對了,你回去給黃河銀行那邊說,你的十萬兩,朕也不要,畢竟,你為朝廷做事,朕還沒有賞賜,這就當是朕的賞賜,但是要讓黃河銀行想出一個數目來給朕。否則----”
周夢臣說道:“臣代黃河銀行上下,謝過陛下。”
嘉靖揮揮手說道:“不用了,不過,你說得對。朕也是時候找些人好好查查賬了。”嘉靖一瞬間想起一百二十萬兩的鹽稅,心中頓時滿心的不痛快。鹽稅有多少?其實嘉靖手中也是沒有實據的。他只是憑藉直覺覺得百萬兩太少了一點吧。
而今周夢臣黃河銀行就能交幾十萬兩的賦稅。只要查賬做得好。隨即他就聯想到了鹽稅上面。銀行怎麼賺錢的,聽過周夢臣的講解,嘉靖知道了。但是鹽稅的本質,嘉靖不用周夢臣的講解他就知道。
鹽稅本質上就是人頭稅。
只是一個個數人頭,行政成本太高了,於是就出現了鹽稅,因為每一個人都要吃鹽的,所以在鹽里加稅。大明六千萬在冊人口,估計不在冊人口是大明在冊人口的兩到三倍。最少有一億兩三千萬。古代人口味都偏重,一人一年即便平均五斤鹽,而鹽的成本幾乎是不要錢的,因為鹽場的百姓幾乎都是義務勞動,為國家服役。也就是說,鹽價之中百分之八九十都稅。即便往低裡說,說每一斤鹽一文錢的稅,畢竟明代鹽價比較低的時候,最低的時候也就兩文上下。那也是五百萬以上了。而且大明人口黑戶到底有多少,應該是一個只能往大里說,不能往小裡說的數字。更不要說,還有一些行業都用鹽,畢竟皮革產業,等是需要用鹽作為原材料的。所以實際用鹽量,只多不少。
而且而今的大明,已經不是盛世了。鹽價與糧價都在升,遠遠沒有當初兩三文一斤鹽的時候了。
嘉靖之前沒有想過,而今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