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印花稅,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夢臣只是一個估算,誤差到底有多少,真有天知道了。

因為銀行支票,等金融工具,將原本的資金放大化了,也就是加了槓桿,也就是銀行乘數效應。只是時代不同,這個槓桿也不可能太高。

如此一來,考慮資金流轉速度,以及其他效益。周夢臣覺得,到時候這一項賦稅,一年上千萬兩,也點問題都沒有。

當然了,問題是,怎麼將賦稅收上來。

周夢臣想的是理想化的局面,而現實要太多的問題了。比如,這個稅那個部門來收,總不能讓人家做一次生意來北京一次的,下面要設銀行國債司佔點?如果要的話,設立多少,是省裡有,還是府裡有?如此一來就需要大量的人手,養這些人也是要錢的。

還有其他一些不好處置的地方。

不過,周夢臣又不是戶部尚書,他管這些做什麼?他先敲定章程,佔據道義的制高點,將來在慢慢推行就行了,

只是周夢臣這分激動,僅僅是他自己激動而已。嘉靖一點感覺都沒有,他並不覺得千分之一的稅,有什麼好收的。

周夢臣只是接著說道:“再有就是銀行的商稅,臣以為當以十稅一收取。”

嘉靖聽了,微微皺眉,一揮手說道:“無所謂。”

周夢臣這才鬆了一口氣。本來大部分商稅都是三十稅一的,但是周夢臣對提高銀行的賦稅,傷了很多腦筋,一方面固然是祖制問題。另外一方面,周夢臣對金融很陌生,不知道對銀行增稅對整體經濟是好還是不好。但是周夢臣回頭一想,只要不將銀行當作一個已有的非常完善的事務,而當成一個新興的事務來看,不求十全十美,只求能向前推進,周夢臣內心之中,就覺得好多了。

周夢臣說道:“接下來,臣講一下,國家對銀行具體的管理與指導,銀行國債司所肩負起監督銀行的責任,已經銀行的經營範圍------”

嘉靖眉頭微微一皺,說道:“這些卿等既然已經商議好了,就無須報給朕聽了。只是這銀行國債司關係重大。兩位可有人選推薦?”

周夢臣心中自然想過很多人選,最後他只能推薦一個人,他說道:“陛下,臣有一人推薦。”

嘉靖說道:“何人?”

周夢臣說道:“翰林編修張四維。”

嘉靖說道:“此人是何人?”

周夢臣說道:“張四維乃蒲州人,蒲州張允齡之子。嘉靖三十二年進士,後選入庶吉士,而今已經三年,應該要散館了。”

嘉靖一愣,說道:“以子管父,周卿就不怕他們私相授受?損公肥私?”

周夢臣說道:“臣這樣做原因有二,蒲州張家三代富商,家中富貴,堪比公侯,多一些錢,少一些錢,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意思,張家想要的是改換門庭成為官宦人家。所以對張四維寄以厚望。寧可損自己家生意,也要支撐張四維。”

“他們決計不會傷害張四維的仕途。”

“此其一也。”

“其二,說實話,銀行到底該怎麼辦?其中賬目該怎麼查?局勢時候該怎麼辦,稅該怎麼收最合適。臣也是一團霧水,唯有局內人最清楚,而張四維就是局內人之中,朝廷的人。”

其實,這才是主要原因。

如果有可能,周夢臣也不願意用張四維。倒不是對張四維有什麼意見,而是單純的迴避與平衡。迴避自然是迴避張四維與張家的關係,平衡。自然是不能讓晉商在銀行這一件事情上,既有先發優勢,又掌控銀行國債司,豈不是既當選手,又做裁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