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任重道遠,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十一章

任重道遠

按這個人說的,周夢臣下撥的工程款,估計有一半用在正事上就算多了,相當大一部分,都是被中間層層瓜分了。

周夢臣不管搞出什麼樣的花樣。鄉村的權力,還是被宗族,鄉紳,讀書人三者瓜分,甚至這三者還有合三為一的可能。

掌管的人,既是讀書人,又是宗族之長,家裡又有致仕或者在外為官的官員。這種的宗族,連縣令都拿他們沒有辦法。難道是周夢臣一些小伎倆,可以動搖的。

周夢臣敏感到感受到了,他最強大的敵人,已經出現了。就是這樣的強大宗族力量。

推行工業,是需要勞動力的,就需要解除人身依附關係。人必須是自由人,這種自由在周夢臣看來,有兩種,自然是可以供工廠使用的勞動力。另外一種就人身自由。

特別是後一種,在鄉村之中,就是一個獨立王國。不管你再有錢,宗族力量總是有辦法,能將人吃乾淨的。不管是,上面族長貪心,用不正當手段,將錢財弄到自己手中,還是宗族本身沒有問題,但是作為宗族的一員,必須給宗族做出貢獻,然後賺得錢,再次投入到宗族的建設,而宗族強大之後,自然要對外擴張。雖然朝廷存在,這種擴張不會打打殺殺,但也絕不平靜。

在周夢臣看來,只有一個辦法,將宗族商業化,讓下面人以宗族為單位經商。如此一來,商業利益總就會沖垮宗族體系,或者將宗族體系,改造成商業集團。這才能有利推動工業化,或者是資本化。

反正這種宗族權力不瓦解,百姓不能解放,很多事情都做不成的。

這都是後話,不過,周夢臣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所謂的鄉約計劃,已經失敗了。

本來覺得,繞過縣一級別政府,直接與下面各鄉約會,也就是百姓對接。就能極大地減少了腐敗了。而今看來,也就那個樣子。百分之五十的經費使用率。周夢臣也不知道高還是低的了。

但是有一點,周夢臣卻是確定的。那就是如果讓縣衙主持這些工作,經費利益率只會更低。

這就是為什麼古代興建大工程一個不小心,就弄得天下鼎沸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大明朝廷主流價值觀,並不是提倡什麼大工程的原因。

後一個朝廷都會借鑑前朝興亡的經驗。不要忘記元朝是怎麼亡的,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是因為修黃河,從會導致轟轟烈烈的紅巾軍起義,導致亡國。

這也是為什麼明代在很多大工程上都很謹慎的原因。或許有人說明代也修建了很多工程,比如萬里長城,運河什麼的。但是仔細看就知道,明代的長城,不是一下子修成的,而是韃子騷擾日盛的情況下,由各地總督巡撫一段段修成的。而運河也是一樣,運河其實借了很多舊河道,真正開挖的並不多,之後也是在水患逼得沒有辦法了。才有修河工程。明代中央並沒有主動推進大工程的想法,當然了,這也與明代中央很多時候都是沒錢有關係。

周夢臣從這個視角來看,果然是很多明代官員都是明白的。不管多少錢,一層層到下面,十成之中,能有二成用到正地方就不錯了。

上面下拔錢款的時候,不管計算得再好,給得待遇再高,真正落到底層民夫的手中,有沒有還是兩說的。這樣的情況下,主動搞什麼大工程,簡直是讓下面人造反。

一些水利工程,都是縣,以及本地士紳自己組織人修建的。這種本地人發起。縣令支援的工程,朝廷出錢不多,而且自己人做事,效率要高一點,再加上本鄉本土的,也不會做得太過分。

這種模式,才是明代很多地方工程的模式。比如城牆。在洪武年間有一波大規模修建城池的風潮,但都是大城,至於縣城,很多縣城都沒有城牆的。北方是在正德年間,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