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離別,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七十五章
離別
周夢臣此去江南,一定要讓氣學在江南發揚光大,原因很簡單,江南作為大明的經濟中心,也是文化中心,當地士紳投入教育之心,也是最大的,單單一書院而論,江南一個府的書院數量就能超過陝西一省,這麼大的人口基數,也會導致人才源源不斷。
關學一脈縮在關中,一直擔心人才斷檔。而心學一脈從來不擔心人才斷檔,卻擔心各種新學說,新思想源源不斷。各自爭辯。而今王陽明去之後,心學之中分成數派,彼此之間相互辯駁,也是打得好生熱鬧。那是在北京,在北方,都感受不到的學術氛圍。
而今氣學在周夢臣經營之下,影響力日增,但是周夢臣很明白一件事情,氣學不佔領江南,就不能成為大明顯學。
即便不談學術思想,周夢臣在做官上,也是一個改革派,幾乎走到什麼地方,都會在舊制上進行改革。讓他到江南之後,不動刀子,這也是不可能的。
周夢臣現在回想,如果幾年前他直接去江南,未必有什麼好效果。不能說沒有什麼成就,但定然是事倍功半。
而今卻不一樣了,周夢臣非吳下阿蒙。他已經不代表自己了,他身後有一票人的支援,雖然在高階官員這方面,周夢臣招徠的人還很少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就不一樣了,在武力方面,只要朝廷原因,周夢臣直接能拉來一票軍官團,將而今奮戰在抗倭一線的將領,全部替換掉。錢財,剛剛發展起來的黃河銀行,不介意猛龍過江,去江南討口飯吃。
其實晉商一直想去江南,只是江南本地商人力量強大,他們去不了而已。
同樣,江南士紳也與之前不一樣了。處於一個非正常的情況下,也不好說他們是強了還是弱了。
在幾年前的時候,倭寇還是疥癬之疾。根本不被抬到檯面上說,無非是大明各地方哪裡沒有一點小亂子,山有山匪,河有河匪,海有海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尚沒有影響到江南正常執行。
而今卻不一樣了。
整個江南處於非正常的情況下。倭亂擾亂的內外貿易,甚至正常的生產生活,很多士紳家中都有子弟陣亡。看上去是弱了,奈何朝廷大軍不可能將所有地方都護住,就讓地方上兵制混亂,很多大家族都有自己家丁,甚至有數百上千人。甚至有一些縣的兵馬,雖然是縣令管轄的,但是實際上就是縣城之中大戶人家家丁編制到一起。
從武力上,似乎他們分外的強大了起來。
不過,周夢臣不在乎這些。畢竟江南士紳的強大,從來不在武力上面。連倭寇都打不過的民兵,縣兵。能有什麼用處?江南士紳的強大,一直在於對朝廷的影響上,對輿論的影響上。
而今他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外有倭寇為亂,內有嚴黨橫行,橫徵暴斂。除此之外,因為倭寇的原因,很多偏遠地方,都是去了秩序,一旦失去了秩序,很多事情都不是這些士紳想要看到的。
周夢臣此去,阻力會降低到最低。畢竟比起現在的水深火熱。周夢臣要做的事情,未必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再加上為了解決徐階自己的困境,在江南一段時間之內,徐階會不惜一切代替挺周夢臣的。這簡直是天時地利人和。
是老天爺眷顧。
周夢臣猛地起身說道:“既然有聖旨,就立即準備的。讓戚繼光召回各路騎兵,從潼關走河北,回京。而我們走黃河航道,然後去大同,從西山運河回京。”
徐渭聞絃音而知雅意,說道:“大人,可是要去看看壺口鐵路?”
周夢臣點點頭,說道:“而今什麼事情都做得差不多了,我將其他的事務,交給各省巡撫就行了,唯獨壺口鐵路這一件事情,要好好收尾。如果做不好的話,這些事情將來都是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