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關學亦是氣學,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做起來就是見心明性,不過是逃禪一套。只是,我們去後,誰能支撐關學局面,確實無人了。”

“我今日之意,你可明白。”

周夢臣一愣,心中頓時激動起來。這可是大好事。

雖然說,什麼氣學,心學,理學,具體,再分王門氣學,羅門氣學,心學之中,也有王陽明心學,白沙心學,乃至甘泉學派。等等。但是總體上來說,都是儒學門下的,其實彼此之間,都有相互借鑑,並借用其他人的概念與想法來完善自己的學問的。

成立各家學派之間的大佬們也會互相借鑑的。別的不說,單單說關學,張載是氣學創始人。他的氣學與二程的理學是有明顯的差距的。但是在張載去後,他的弟子大多投入理學門下,但還掛著關學的牌子。

而兩人說的薛夫子,那更是大明前期,與江西吳與弼相提並論的大佬薛瑄。而吳與弼傳陳白沙,陳白沙傳湛若水,王陽明的心學就是與湛若水有很大的關聯。

而薛瑄真要說起來,是正正經經朱子信徒。

所以,一個學派的生命力,不在於每一個都傳承一樣思想,而是在之前老師的基礎上發展創新。這也是馬理失望的原因,關中學子固然都不錯,但是沒有這種能將理論往前推的人才了甚至已經有相當部分關學的學子,接受了陽明心學的一些概念。

這卻是馬理最為反對的。因為與關根本屬性不符合。

之前說過,因為地理生態原因,艱難生活在大西北的人們,都有一種樸素的務實精神。這種精神也反應在學派之中。關學學派是最務實不過了。

而心學不能說不沒有務實的地方。但是奈何王陽明走後,他的弟子們帶著心學大步向空談方向前進,這是關中這些大佬,完全不想看見的,甚至鄙視的。

換句話,如果說王陽明的心學。這些大佬或許還有接受,畢竟不是那個時代的人,不知道王陽明對那個時代的影響。之前也說過,王陽明那個時代,大儒其實不少,很多學術成就也是很厲害的。但是後世僅僅知道一個王陽明。

因為王陽明是獨一檔的,其他人都是其次。而王陽明的粉絲更是遍佈天下。

只是王陽明已經不在了,王陽明的弟子們,自己都紛紛紜紜說不清楚,分出好些學派。這些學派的性質與關學傳統有很大程度上想牴觸。

而周夢臣的學問則不然。

真以為周夢臣的學問一下子征服了兩位大佬,其實不然。畢竟每一個人研究一輩子的東西,很多觀念都根深蒂固,根本不可能轉變。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真正的大儒,對待學術上自然是有看法的。但更多的是寬容。那種不聽你說什麼,只聽一言不合,就以為犯了金科玉律,鳴鼓而攻之的,都稱不上大儒。當然了,如果瞭解雙方觀點之中,針鋒相對的自然是有的,不過那一邊針對的也是大佬,比如這兩位看不上王陽明的弟子們。另外一方面也不在於此,周夢臣學說,有一套可執行的體系,就是科學方法。對與不對。這可以放下再討論,最少在為學態度上是踏實的。不至於,在哪裡空言良知,什麼無善無惡,上乘根底,下愚根底不同路徑等等。幾乎全靠一張嘴說,誰知道,嘴皮底下到底有幾分成色。

所以,馮理與韓邦奇商量之後,寧肯引氣學入橫渠,也要將南邊傳來的心學拒之門外。這才是周夢臣的天降好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