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宗沐入京,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宗沐到北京

方鈍是知道長江口大捷的。但是八百里加急僅僅是能送一個大捷的節本,也就是先說明,何時何地發什麼事情,誰打贏了等等。簡單寫寫。具體的奏報還要等一等。

所以方鈍不知道這些內情。

他在這裡說周夢臣。

王宗沐不好說什麼。只能低頭當做沒有聽見。

方鈍說道:“你對海運有什麼想法,可以說給我聽聽。”

王宗沐聽了,立即打起精神了。因為海運這一件事情,戶部是總抓的。因為這些都漕糧。如果戶部尚書這裡點頭了,下面的時間就好辦多了。

於是王宗沐立即說明了他的想法。首先建立專門的海運衙門,分駐兩地,一是上海,一是天津。並且建立起專門的海運船隊。編入軍中。並對天津港進行擴建,最後在沿海的地方,重新建立一個港口,建立新的天津港。

如此云云。

是一套完善的海運計劃,參考了大明對運河的管理。設立海運總督。或者說海運巡撫。總攬此事,直屬戶部,因為以戶部侍郎兼任。考慮的還是很完善的。

方鈍僅僅是聽了。

他而今沒有大動干戈的意思,並不妨礙他以王宗沐計劃作為參考。

倒不是說方鈍麻木不仁。而是方鈍太明白一件事情了,那就是做事是需要用錢的,朝廷沒有錢,最好什麼事情也不要做。他一切行為都有一個明確地指向,那就是為朝廷撈錢。為朝廷省錢。花錢的事情,方鈍沒有什麼想法。

這建立海運衙門,增加一個巡撫,擴建天津港,甚至還有擴建上海港,等等事情,都是要花錢的。

方鈍雖然覺得這個計劃有不完善的地方,卻也可行。但問題是,方鈍不想花錢。朝廷沒錢。周夢臣可以大舉舉債,在江南大半年,已經拆借了好幾百萬兩銀子了。但是方鈍的財政思想比較古板,他才不想借錢的。

或者說他比較現實。

借錢很容易,還錢怎麼辦?

朝廷這樣子明顯是不可能還錢的。方鈍才不想從他這裡開這個壞頭。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所以方鈍不置可否,沒有鼓勵王宗沐的意思,也沒有貶低王宗沐的計劃,而是話音一轉,說道:“我剛剛看了單子,一共是三百萬石糧食,一石也不多,一石也不少?”

王宗沐一愣,不知道方鈍為什麼問這個,但還是老老實實地回答說道:“為了防止海上的耗損,我多裝了五萬石,以防萬一。”

方鈍說道:“這就對了,添在單子上。”

王宗沐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因為耗損這東西,在運河上是有潛規則的。一般都是運輸的人私下分了。王宗沐雖然沒有私下分了,但也準備將糧食給賣了,獎賞上下。畢竟第一次海運成功了,上上下下都有功勞。

但是王宗沐是一個臨時差遣,手頭也沒有錢。

只能打這批糧食的主意。畢竟北方的糧價要比南方高多了。這糧食再運回去純屬浪費。而且這多出得來的糧食,按照潛規則,王宗沐私下分了也是可以的。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方鈍還問這一件事情。如果是索要錢財,王宗沐還能理解。但是要添在單子上,卻是什麼意思?

王宗沐卻不知道,方鈍這個人是一個講究人。他雖然不能說如海瑞一般的清官,但是在戶部真沒有多拿一份。特別是朝廷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方鈍要四處找錢。太得罪人了,所以更是以身作則,簡直是清廉如水了。

私人不取一毫,在公事上才能斤斤計較。

就好像這五萬但糧食,摺合銀子也是一萬多兩,小兩萬兩銀子。這筆錢雖然不多,但是方鈍下面,不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