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分兩路,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分兩路

只是面對這個問題,俞大猷一時間沉沒了。

不是因為俞大猷不瞭解。而是太瞭解了。

正因為了解這些海域,俞大猷才知道,確定未來的東海水師編制,卻是很難的。編制不能太大的,太大的了負擔大,朝廷不大可能允許,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如何負責這麼廣闊的海面。

俞大猷沉沒了一會兒說道:“大人,這事情太大了,一時間我也確定不了。只是,有一件事情我是可以確定的。首先,想要完全控制這麼多海面,沒有兩三百艘戰船,已經四五個港口是萬萬不可能的。整體編制不會在五萬人以下。”

“朝廷會同意嗎?”

周夢臣微微皺眉,他不是嫌俞大猷報得多,而是報的少。周夢臣對而今水師的理解。深刻的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海軍是進攻兵種。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海軍在進攻的時候太方便了。

在海上根本不可能有什麼防禦體系。原因很簡單。

海上船隻無法互相通訊,在陽光正好的時候,數里之外的船隻就未必能看見了,即便能看見,也未必能追上。而如果遇見風暴,或者大雨,大霧等能見度不好的天氣,相隔幾百米,估計大家也不能發現。

所以,在海上防禦攔截截擊伏擊等計劃,大部分都是天方夜譚。大部分海戰都是距離海岸很近的地方,或者乾脆就在港口附近,就是因為這個道理,茫茫大海上找一艘船,在沒有無線電的情況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要控制一片海域,最好的辦法是控制這一片海域的港口。控制一個港口,就要一定數量的戰船。否則被敵人堵住港口,連求救都不行。

也就是除卻主戰的艦隊之外,幾乎每一個重要的港口,都要佈置一支艦隊。

周夢臣圈定的這一片海域,有多少個重要港口,長江的上海,往南依次有寧波,舟山,溫州,台州,福州,泉州,以及澎湖,在對面的臺灣,也要一兩處港口,再加上琉球作為東海中亞的中轉站。也要駐守。

即便這樣,還是不夠的。因為這僅僅是一個半圓,面對日本還有一個大缺口,日寇過來,必然在東南沿海交戰。所以,周夢臣心中理想狀態,應該在日本上佔據數個港口,讓日本直接沒有水師,廢除對大明的威脅。

這十幾個港口,每一個感覺有一支船隊,大概十幾艘戰船。就已經是一二百艘了,更不要說,作為水師總兵官手中,也應該有一支作為主力的船隊,沒有一百艘都不大好給人說話。

這樣一來,五萬人,三百艘船就未必可行了。

這就是水師防禦不力的原因,完全控制東海水域,就需要這麼多船隊。要知道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其實也不過五六萬人而已。就能直接捅道印度洋了。

當然了,這或許是周夢臣作為外行人的想法。總之,這一件事情還是很遙遠的事情。所以周夢臣也沒有多說什麼。而是說道:“朝廷同意不同意,是我的事情,但是你必須拿出一分天衣無縫的計劃,今日我僅僅給你提一個醒。今後你要好好地琢磨這件事情。”

俞大猷立即說道:“是。”

於是,周夢臣在上海坐鎮數日,俞大猷就帶著自己一部人馬,與俘獲的船隻徵召了上海當地很多水手,將船開到了杭州,在哪裡與戚繼光一部匯合,準備掃平舟山群島。

而王宗沐也在上海港整頓船隊之後,接來從鎮江運輸過來的糧食,正式出發,開啟周夢臣主導的第一次海運。

這一次總共有近三百艘船參與。因為時間太近了,很有可能來不及運輸第二次,所以,王宗沐最後決定,要將三百萬石糧食一次性運到。他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也是見識了江南造船的速度。

經過大半年的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