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星流雲散,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二十五章

星流雲散

撤退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陣前撤退,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兩軍混戰之中撤出來,更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我方崩潰的時候,如何在敵人的追擊之下,與我方潰兵妨礙之下,逃脫出來,更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毛海峰對這一件事情是很熟悉的。賣隊友對毛海峰來說,不是第一次了。在俞大猷追擊之下,逃脫出來,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而今毛海峰依然覺得很有難度。

汪直換乘小船,離開戰場,毛海峰也魚目混珠就剩下的大船全部撤了出來。

要夾雜在混亂的局勢之中逃出去,並不容易。

不過,有一點還是有利於他們的。謝和先開始跑,汪直這邊又有這樣的動靜,其他海盜不是傻子。自然一個勁地想跑。於是,整個戰場上所有的船隻就一鬨而散。

一時間明軍面對這樣的局勢,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總之,這一戰之後,就再也沒有聽過汪直的訊息,很多人說他死在混戰之中,沉了海。又有人說在南洋某些地方見過一個非常像汪直的人。但也是無憑無據的。

不過,朝廷這邊也沒有宣佈汪直死在此戰。

因為之前,有一個非常不好的先例。某位總兵在剿匪的時候,將匪徒全部都剿滅乾淨了,唯獨跑了匪首。於是隨便弄了一個人頭,說殺了。結果數年之後,這個逃走的匪首又起事了。

當年剿匪的總兵下場可想而知。

朝廷的顏面也蕩然無存。所以,這就形成慣例,那些不重要的人犯,在稽核上也不會太細,但是匪首一定是查驗清楚,是真正的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朝廷總就是沒有見過汪直的屍體。

不管怎麼說,汪直在這一戰之後,就成為一個歷史名詞。或許汪直還沒有死,但是他在東海的影響力已經終結,平倭之戰,進入了後汪直時代。

當然了,這是後話。

明軍的船隻本來就比較少。而且一番混戰之後,很多船隻都受損了。船隻受損還可以挽回,不能挽回的就是人員的傷亡。

雙方火炮轟擊,近距離對射,乃至於接舷戰打得很慘烈。明軍的人數不足海盜的一半。雖然船隻火炮的優勢彌補了不少。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死在海上的槍林彈雨之中。

更不要說,大明這支船隊是臨時拼出來,很多人員都沒有備份。比如一個關鍵的舵手死亡之後,替補過來的水平太差了。

很多船隻也沒有追擊的能力。

俞大猷看了看天色,只能嘆息一聲,說道:“不要再追了。打掃戰場吧。”

清早從鎮江出發,順流而下來到長江口附近的時候,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上下了,雙方鏖戰了好幾個時辰。而今天色有些晚了,雖然太陽還沒有落海,但也差不多。一旦入夜之後,海上的風向就會有變化。到時候從海岸向大海的風向,會變成從大海向海岸,而且一旦入夜之後,能見度變低,如果回去,一個不小心,就容易觸礁。

觸礁可了不得了,要知道現代軍艦還有觸礁沉沒的先例,更不要這些木船了。

俞大猷可對這些船隻寶貝的不得了,他而今真想將這些船隻永久性的劃在自己的麾下,成為東海水師的一部分。每一艘船都愛惜無比,在大戰之後,很多船隻都損傷了。更是愛惜剩下的船隻,就好像是愛惜眼珠子一樣。

不過,即便這些海盜都逃了。俞大猷也不是沒有收穫的。

因為很多船隻不能逃,或者逃不快。

大明的重炮比較多,重炮在傷人上,似乎比不上散彈,但是在傷船上,卻有自己的優勢。在對方船上開出擊個入水的大洞,雖然還能航向,但是速度就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