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一章 送別,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零一章

送別

這個名字讓周夢臣有一種冥冥之中的宿命感。周夢臣還能說什麼,只能點頭,說道:“好。”

顧應祥說道:“至於書院的名字,就按夫子,依於仁,遊於藝。就叫作六藝書院吧。”

這裡的六藝,自然不是指孔子時代的六藝,而是泛指周夢臣強調專門的學問。

周夢臣自然沒有什麼可說的,在他看來最重要的是將科學思想傳播到江南,至於顧應祥想在氣學之中佔據相當大的影響力,甚至另立山頭的想法,周夢臣都覺得無所謂。

雙方談的入項,很快就進入具體的事情商議之中。

比如這個六藝書院的具體的選擇,還有各種期刊的負責人。顧應祥有一個想法,他想讓在北京的大醫精誠與格物致知的編輯部,遷到南京。畢竟真要說起來,北京那邊雖然不能說是學術的荒漠,但也不是學術中心。而南京就不一樣了,輻射南直隸,可以統合南方,這一帶是大明學術最活躍的地帶。

在這裡建立編輯部,也容易發揮影響力。

周夢臣覺得顧應祥說得有道理,但是一時間也拿不準。

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遷址問題,背後還有很多問題的,最重要的問題是整個期刊體系的控制權問題。周夢臣雖然而今在江南,但是他並不覺得,他能夠長期在江南。

如果將來他長期在北京,對南京這裡很多事情都是鞭長莫及的。再加上週夢臣還要考慮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嘉靖的問題。

周夢臣一直在想將嘉靖拉入自己的陣營之中,而今也算是有一點點眉頭了。這一件事情,會不會影響到這裡。

周夢臣覺得有些期刊是可以放在南京,甚至是江南的。畢竟北方是沒有條件的,既沒有人才,也沒有基礎,比如說航運造船這些科目。或者說統一起來稱作航海學,放在北京就太不合適的。但是其他專案,卻未必一定要在一個地方。

這就要細談了。

只是這個時候,徐渭悄悄出來,咳嗽了兩聲。

周夢臣頓時會意,抬頭一看,看見陽光投射在地面的光影,已經收縮了好些。心中暗道:“哎呀,這是要誤了時辰了。”

周夢臣立即起身,說道;“顧兄,羅先生要回鄉,就在今日。你要不要與我一起送一程?”

顧應祥說道:“可是羅整庵?”

周夢臣說道:“正是。”

顧應祥說道;“還希望羅先生願意見我這個不速之客。”

說實話,顧應祥與羅欽順之間的關係,不過是泛泛之交。這一次羅欽順歸鄉,做得很低調,根本沒有邀請幾位,而顧應祥自然不在其中。在此之前,顧應祥是不會去的。

畢竟,他顧某人也是有身份的人。你不邀請我,我何苦自己去貼冷臉,都是尚書銜退下來,資歷上有高低,但而今都不在官場,不甩你又怎麼樣?

不過,而今他與周夢臣在學術上相合。今後關係就非常親近,而羅欽順與周夢臣關係在這裡放著。誰都看出來,羅欽順這麼大的年齡來江南,這是給周夢臣撐場子來了。

顧應祥就不能這麼不近人情了。

兩人匆匆而去,到了碼頭上,卻見羅欽順再與一個人談話,這個人也是白髮蒼蒼,身邊跟著幾個弟子隨侍。

不是別人,正是湛若水。

湛若水與羅欽順多年以來,相互論辯不知道多少次了,羅欽順與王陽明爭論的事情,湛若水就是站王陽明這邊的。多年下來,人到了這個年齡,即便是當年相看兩厭的敵人,也變得面目可親起來。

故人多故,沒有幾個人了。

湛若水與羅欽順都知道,這一面大概就是他們兩個人最後一面了。自然要好好說說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