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籌備講學,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十八章

籌備講學

而且陸揖或許在歷史上並不是太出名,但是陸家的陸,在後世也是鼎鼎大名的。無他,陸深父子遷居的地方,就是上海陸家嘴。這裡就是陸深選中的風水寶地,作為家族百年興旺之基業。

至於陸家有沒有興旺百年,只有陸家自己知道。但是陸深選地方的眼光,的確不錯。陸家嘴也是因為陸家在此,才得名的。

周夢臣不知道王世貞內心所想,不過,有一件事情他準備與王世貞商量一下,周夢臣說道:“有一事想要請教王兄,我欲邀請江南大儒,與蘇州講學,切磋學問,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

氣學南傳,是周夢臣來江南的一大目標。

自然要完全之準備,他與項家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泛泛,周夢臣不會太相信項家,但是對王世貞卻是比較相信的。不僅僅是兩人之間的關係,也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兩人之名聲。

誠然,項元汴放在歷史上也算是一號人物,不過,那是藝術史。但是王世貞就不同。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後世評價,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學者。不過王世貞的領域更多是歷史學。同樣也是大詩人,大文學家。雖然王世貞在經學,也就是氣學心學這類學說上有什麼建樹,但決計不會不知道。

無他,古代大多大學者都是全才,只有造詣深淺,從來沒有完全不會的地方。

周夢臣需要從一個學者的角度來評估這一件事情。

王世貞遲疑了一會兒,說道:“你我同科,我也拿周兄當自己人,不門戶地位相見。今日我問一句,你真想如此?”

周夢臣說道:“自然是真心如此,可以說,我道南傳,是我多少年來的心願。”

王世貞說道:“道南難矣。自從南宋以來,各種學問都是江南發軔,傳播四方。江南大儒早已習慣瞭如此。更不要說,陽明公的學說,早已在江南根深蒂固,我當初也是徹夜攻讀陽明公的學問,唯恨此身晚矣,不能得陽明公之教,若能蒙教授雖死而何恨之。”

“江南各地王學根深蒂固。周兄學說,我也讀過,雖然也能自成一家,但不及性命大道,未免偏頗了。而今日之事,雖然江南各家迫於形勢,不得不主動依附於你。但是未必沒有想要下你面子。如果周兄想要講學,是很容易,只需在蘇州選一處場地,下幾張請帖。估計很少有人不賣周兄的面子。但是想要完美收場,卻是難了。”

“比你而今的局面要難多了。”

周夢臣自然知道這一點,他所在之地,可以說是心學的老巢。大家都談朝政的話,自然無所謂,但是如果學問的話,就不一樣了,比如王世貞,他雖然眼下之意,在學術上,他也是王陽明的粉絲,之前項元汴也是如此。

心學風行江南,絕對不是虛言。

可以說,但凡江南有名的學者都會與心學打交道,不管是贊同與不贊同,因為心學在江南,就是一個龐然大物,大到,任何做學問的人都無法忽略。

縱然,氣學在周夢臣經營之下,已經在山陝北京以及北方其他地方零零星星的擴散開來了,但是很多心學門人仍然將周夢臣視為無物。畢竟在很多江南學者眼中,山陝之地,能有什麼學問啊?畢竟自從南宋的時候,天下學術中心傳入江南之後,大家都習慣了江南的學術哄傳天下,理學是如此,心學是如此,氣學居然從北方傳來,他們本身就不適應這一點。

周夢臣說道:“這一點,王兄就不用管了,我心中有數。當然了王兄如果有意,也可賜教一二。考教一下我的學問。”

王世貞見提醒也提醒了,也就沒有多說廢話,說道:“既然,周兄執意如此,我也就幫你引薦一些人。至於其他的,我就幫不了你,人要你自己去請。”

周夢臣說道:“多謝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