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陸揖,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陸家的莊園,田地都荒蕪了。但是地還是人家的。只需太平幾年,就能恢復元氣。只是最擔心的是,沒有擁有土地的權力與影響力。這才是大禍所在。

這就是為什麼陸揖要讓人抬著也要來為周夢臣效力的原因。

陸家人丁稀少,從他父親陸深遷居之後,三代人,幾乎是代代單傳,他這個嗣子才十幾歲,他不出來撐著,誰來撐著。而且他也想看看周夢臣人如何?如果值得效力的話,就拼死給周夢臣效力,讓周夢臣得陸家一個大大的人情。

將來周夢臣身居高位,陸家有周夢臣庇護,也不至於衰落。至於周夢臣退下去之後,又該如何,卻不是陸揖所能想的,那時候陸家下一輩人,就應該出來當門立戶了。

周夢臣心中一動,暗道:“還有我們沒有想清楚的事情?”周夢臣問道:“是何事?”

陸揖說道:“蘇州商災。”

周夢臣一愣,他隱隱約約明白陸揖的商災的內容,只是他從來沒有聽過這個詞。有些不確定地說道:“商災?”

陸揖深吸一口氣,似乎努力讓自己呼吸平穩下來,說道:“學生聽聞,汪巡撫已經到湖廣採辦糧食了。大人就應該知道,蘇杭熟,天下足,早就成為舊事了。而今的江南一帶,或種桑麻,或種木棉,蓋因桑樹之利,十倍於糧食。百姓雖然還種植糧食,更多是作為口糧,還不會外賣的。蘇州城最為典型,蘇州每年要外購二百萬石到四百萬石,才能供應蘇州百萬生靈。”

“蘇州城城中,男女皆從織造。絲綢,棉布,乃至各類蘇樣,行銷天下。賺到了錢,用以購糧食。”

“而今數年以來,戰火紛飛。商道時斷時續,海外早已不能出貨,而今江南世界,日子也不好過, 一個個緊衣縮食的。棉布還好,百姓日用不可或缺。戰亂之中,雖然少了很多買家,但是大明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而絲綢,卻是非大家不用。而今蘇州絲綢已經長期滯銷了,時間長了,恐怕百姓難以支撐了。”

周夢臣聽了悚然而驚。

周夢臣很輕鬆地理解了陸揖的邏輯。畢竟生產,市場,消費,等概念周夢臣天然就有,陸揖一點,他立即明白,心中暗道:“不錯,我忽略了這一點。”

蘇州城與其他城池不一樣,或者說江南的繁華,與其他地方不一樣,蘇州百萬百姓,大多數都是從事手工業生產,他們沒有土地,或許不是純粹的工人。卻依附於整個生產的產業鏈而活著。

為什麼說他們不是純粹的工人。

這也要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指大量織坊僱工有大量封建人身依附關係,即便不是賣身為奴,但是做工的人與東家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純粹的僱工的關係。其中有大量封建人身依附關係。

第二種,其實蘇州這裡真正的大紡織廠,雖然不能說沒有,但並並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都是家庭小作坊的生產者。他們分擔紡織之中的某一項,由布商布行為中介,形成一道完整的生產鏈條。他們雖然也在這一條生產鏈條上,但不能算是工人,而大部分發家的底層百姓,都是從這一條鏈條上做出來,從一架織機,慢慢取代了布行,自己成為新的生產中介。以至於暴富。

江南的繁華,一直都是建立在這種生產體系之下的,從田產開始,都是以經濟作物為導向的。但是這種繁華也是非常脆弱的。而今這個情況下,能不能承受這種風浪。周夢臣也不確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