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七章 徽商,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十七章
徽商
陸揖的身體是容不得旅途勞頓的。那麼從嘉興到蘇州是有水路相通。一路上行程也不會太快。
不過,周夢臣也沒有一直等陸揖。他透過了陸揖的分析,也明白了。在地方上江南世家大族勢力大,但是在財力上,卻是未必了。周夢臣甚至聽說了一個笑話,據說一個江南官員到徽州任職。大加搜刮,卸任之後,滿載而歸,結果家鄉父老都上門感謝他,這人不明就裡,就問為什麼。
卻聽家鄉父老說道:“江南的錢財全部被徽州人賺走了,今日才讓使君帶回來了。”
這個笑話,很有後世政壇笑話的風格。帶著幾分黑色幽默。雖然有幾分誇大,不能不說是事實。
不同於晉商在政壇上已經成型的勢力,似乎是江南士紳的政治勢力太強大了。徽商雖然有錢,但並不能獨立成為一股政治勢力,只能依附江南各地計程車紳。或者說,晉商雖然也分派系,但是大體上,還是能互相聯合的。而徽商卻覆蓋地域太大,彼此之間的聯絡好像薄弱了一些。
當然了,這是周夢臣個人的感覺。未必是真的。
不過,周夢臣還是透過自己的渠道,給了徽商各大家一些邀請。
雙方反應都很快。
畢竟,周夢臣所在地方是蘇州,在經濟地位上,幾乎上等於上海在中國的經濟地位。各大商人都在這裡有代表。反應豈能不快?
周夢臣沒有全部見,而是僅僅選了三個代表。
一個叫程懷璧。乃是休寧程家的長孫嫡子。程大位算上來就是這個程家的旁系。
一個叫汪道貫, 不用說就知道,這是汪道昆的族弟,也是掌管汪家生意的人。
還有一個王天俊的,生意雖然不小,但是總體上來說,比不上程,汪兩家。但是卻是經營木業的,據說世代經營,在徽州江西浙西很多地方,整座整座的買山。然後封山育林,然後出購木材給江南。
是徽商之中大木商。一年能出貨數十萬根大木。
至於王家到底擁有多少座山,山上又有多少大木,只有王家自己知道了,在很多人傳得都是數之不盡,用之不竭。
等周夢臣到了的時候,這三位商人已經等候多時了,見周夢臣來了之後,就立即起身行禮。
周夢臣坐定之後,劈頭蓋臉的問道:“汪道貫,是吧?汪直與你們家是什麼關係?”
汪道貫一聽這話,渾身冒冷汗,急忙跪下來說道:“大人明鑑,汪直與我家毫無關係,徽州十人九汪,汪氏乃是徽州大姓,千年流傳,我家雖然是徽州望族,但並不是所有汪氏都與我家有關係的。汪直乃海上惡賊,汪氏不肖之徒,草民恨不得手刃此人,為汪氏清理門戶,又怎麼能與他們有牽連。”
周夢臣點點頭,這一點,他也是瞭解的,徽州汪氏,程氏都是當地大族,往上面數,幾乎是秦漢之末遷入當地的,都是當地大族。分支太多了,多到不可計數。而且徽商做生意的傳統,都是十六歲給一些資本,出外自立。自然有成為氣候的。但是有更多泯然眾人矣,甚至死在外面不知道。有得即便是活著,也是窮困潦倒,連家族借的本錢都還不掉,也就在外地立足,無顏回到家中。
與晉商高度依靠政治關係,幾乎整個商業都是依附在高官的經濟模式不一樣。徽商大到成為鹽商,轉換為官宦人家,比如汪道昆,他家裡就成為轉換門庭,成為官宦人家。而最底層的徽商,不過是因為徽州地貧人稠,揹著一個小箱子,出來走街串巷的小貨郎而已。
即便徽州所謂大姓,也不可能完全將徽商的勢力聯合起來,無非是在某一個小地方,大家都是老鄉互相幫助一下。但是更多或者更廣範圍之內的聯合,卻是不可能的。
其實,即便不知道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