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徵日之思,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本其他大名的支援,與中國的進攻,似乎並沒有什麼區別。
至於大內氏與島津家會不會在中國進攻的時候聯合起來?周夢臣無法作出判斷。但是周夢臣估計即便雙方聯合起來,周夢臣也未必不能打贏。
大明水師可以控制九州附近海域。用三到五萬明軍,足夠在野戰之中,擊敗大內氏或者島津家。而且控制海權的明軍,有戰略主動權。有選擇戰場,與選擇敵人的權力。
周夢臣只要不想全面佔據九州島,這一些兵力就足夠了。
那麼而今大明有沒有能力,將數萬明軍投放到日本,是有的。不要忘記了海運船隊。那是一次能轉運一兩百萬石糧食的船隊。再加上在瘋狂擴充的商船隊。
只是,有一個問題,要周夢臣有些躊躇。
那就是要先斬後奏。還是上奏巡日。
先斬後奏,很簡單。勝利者是不被指責的。但是事後在朝廷,在皇帝內心之中,他周夢臣的形象,就很成問題了。說好聽點,叫做當機立斷,說不好聽的,那就是獨走。
這與雪夜下青城還不一樣,雪夜下青城是打了一個時間差,各種手續還是齊全的。雖然誰都知道,周夢臣是先斬後奏,但是找不到什麼錯處。
而今卻不一樣了。
準備數萬人出海,決計不是一個小工程。估計這一次徵日的船隊,就要有七八百艘之多。都是大船。運輸物資也不在少數,而且到了日本附近,也必須要找港口落腳的。否則戰鬥力也是會受到影響的。
最好的落腳點就是朝-鮮。
有這麼多準備事宜,很多事情都不能說先斬後奏。雖然周夢臣手中有便宜之權。但是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如果周夢臣常常這樣做,以周夢臣的功勞,朝廷不會將他怎麼樣。但是內閣大門會逐漸地向他關閉。
畢竟,這種做事風格,說是桀驁不馴,都不為過。
這樣的人根本不適合進入內閣。一言不合,就甩開所有人單幹,這是符合內閣大學士職位?
即便是徐階與嚴嵩鬥得不可開交,他們其實也有很多合作的地方。只是雙方鬥爭更加吸引眼球,彼此低調合作的地方,也就被忽視了。
只是周夢臣也擔心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上奏了,如果不透過怎麼辦?
他既然上奏了,被朝廷給否決了。那麼他決計不可能以便宜行事之權推進這一件事情了。那就是赤裸裸的對抗中央了。不過,周夢臣思來想去,還是妥協了。
畢竟,他要做的事情很多,徵日僅僅是其中一件而已,不能因小失大。體制之內,很多規則還是要遵守的,不過,周夢臣也不是沒有把握的。
當日攻青城的時候,他沒有把握說服朝廷。但是而今卻不一樣了。畢竟江南一帶是大明最精華的地帶,這一帶人的在朝廷影響力很大。
周夢臣想要除惡務盡,當地很多人未必不想。只要周夢臣在奏疏上,稍稍用一些春秋筆法,將日本一日不徵,則倭寇一日不絕的特點說出來,想來會有很多人支援徵日的。
還有,就是嘉靖。
周夢臣將開海賦稅多少,給嘉靖報喜,嘉靖定然會很高興的。只要告訴嘉靖,日本不打老實。會影響正常海貿,同樣會影響嘉靖的錢袋子。
想來嘉靖一定會有所傾斜。
周夢很不敢保證,這一件事情百分之百透過。畢竟,他遠離京師,很多事情都用不上力氣。只能有一個大概的估算。這就是外放官員最大不便,無法觸及最高決策,只能聽令而已。
一時間,周夢臣有一種感覺,他想回京。因為而今的周夢臣,已經不適合長期在地方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