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新倭將至,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十八章

新倭將至

周夢臣聽了琉球世子的話,也是有一些吃驚的。不過,他細細想了想,就發現琉球世子應該不是在撒謊。這其中也是有合理性的。於是接受了這一件事情。

原因很簡單,倭寇這一現象,原因很複雜,固然有很多大明內部的因素。也有很多外來因素。最大外來因素就是日本。

為什麼是日本?

因為日本是大國,而且日本正處戰國時代。

很多人都覺得日本怎麼可能是大國。他們日本戰國,簡直就是村長打仗,怎麼可能說日本是大國。其實,以古代中國的體量衡量世界各國,根本是不科學的。這樣說。以現代中國的體量。來衡量世界,也不過三個國家,稱得上大國,美,俄,與中國本身。英法都差了一些。而在古代,更是如此,如果非要是大明的體量才能為大國,同時期那一個國家能稱得上大國?奧斯曼帝國也有一些差。

所以,中國應該超一檔。而日本雖然小一點,但是人口也有千萬,甚至有人說是三千萬。與之對比,在人口方面,不比同時的西方各國少。

整個日本戰國內部打仗的時候,十幾萬人的會戰有好幾次。而對外出兵,能舉兵幾十萬。這個體量,雖然大概也就是戰國七雄的體量,或許稍稍強一點。但是放在整個世界上,除卻大明覺得日本小,你覺得那個國家覺得日本體量很小嗎?

日本戰亂,就有相當多的潰兵。這個數量在數萬左右,也是很正常的。更不要說,打仗就是打錢,日本戰國時代比我國戰國時代不穩定多了,任何一個大名很可能因為一件事情,身死業崩。織田信長就是這樣的。所以每一個大名,都面對這樣稍有不慎,全家死光的局面。

所以每一個大名都在不惜一切代價尋求強大。尋求更多錢財投入軍事之中。

而中日貿易從來是一個聚寶盆,這一點,日本大名都知道,否則也就沒有爭貢之事了。雙方在杭州為了爭奪朝貢的權力,也就是霸佔朝貢貿易的權力,大打出手。

然後朝廷就禁止日本朝貢,斷絕了日本大名的財路。

正常手段,既然已經走不通。那麼就用非正常的手段。至於為什麼日本大名不懼怕大明?

日本大名們都是一些什麼人?並非他們不知道中國的強大,而是對於他們來說,想中國的強大,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因為,中國太遠,鄰居太近。中國未必會因為他們冒犯而出兵,但是他們如果在與鄰居的戰爭之中落敗,他們就必死無疑。

哪裡還考慮什麼大明。

當然了,這也有另外一個不大好的原因,大明在對抗倭寇之中表現的太弱了。日本從來是一欺軟怕硬的國家。既然大明如此弱,他們自然變本加厲劫掠。

周夢臣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算是將大明內部的各種問題,處理的差不多,還不能說是完全處理好了。但是在中國日本之間的情況有變化嗎?沒有一點變化。

誠然汪直不在了,不知道是死是活,沒有了這個中間人,倭寇想來到中國,是有一點麻煩,但僅僅是一點點麻煩而已。中日貿易依然是斷絕的,甚至比之前斷絕的還要厲害。

因為之前雖然有海禁,但是中日之間走私貿易一直是沒有斷絕的。而今卻不一樣了。周夢臣整合了大明沿海,而且正在組織開啟南洋貿易。

對於大多數商人來說,下南洋是合法的,朝廷支援的。甚至與南洋各國,朝廷都給了背書。到了每一個地方,都有華人區。雖然朝廷沒有派官員,但是這華人區的主事人是與國內有聯絡的。他們之間的聯絡,就好像知縣與士紳之間的聯絡,雖然在國內,但實際上,給人的感覺與國內的聯絡並沒有斷絕。

有時候還派人捎帶信件回家,甚至有人說將來還有水師在海面上巡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