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三大案(為餅甘啊啊加更二),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人都是自己人了。而徐階做得更高明。他沒有專門說提拔自己的人,是的沉淪下僚之中的有能力者,定然不是徐階的人。畢竟是徐階的人早就提拔了。而是以為朝廷取才之名,將這些人提拔上來。但是這些人經過徐階的手提拔上來,知道沒有徐階的提拔,就沒有他們今天,更不要說,朝廷上爭鬥激烈,從下上來的人很難不站隊。

那麼他們站誰的隊,自然是徐階的。

同樣,即便這些人之中,真有一些人秉承忠於陛下,不結黨營私的想法。他們對徐階也是會有好感的。這種好感在關鍵時候,是非常有用的。

可以說,徐階其實也做到。滿朝都是自己人局面。不過,六部尚書的去留,還需要斟酌。

如果說,前兩次大案都是對準嚴黨核心,嚴嵩與嚴世蕃。而遼東案就是對準了兵部尚書楊順;事實也很順利。楊順罷免的訊息,周夢臣也是剛剛收到的。

鄭曉當上了兵部尚書。鄭曉也是嘉靖二年進士,乃是徐階的同年。楊博敗給這位老先生,也是很無奈。

不過,他不知道內情。也是楊博告訴他,他才知道內情的。

楊博的言外之意也很好理解,周夢臣也明白,其實軍中貪腐已經習以為常了。甚至不能說,是衛所軍中,有意貪腐,而是軍中將領的必然行為,就好像周尚文在的時候,舉大同鎮之力,養數萬精騎。

可以說,其中各種錢都有,灰的白的,如果用貪腐問責周尚文,那是一問一個準。決計是沒有問題的。而其他將領並沒有周尚文的威望,可以不鳥文官,想要自己做事妥當,必須準備一分孝敬的錢,上下打點。

這都是慣例。

周夢臣之所以改革軍制也是因為如此,畢竟好的制度,讓貪得無厭之輩,也不敢貪汙,而壞的制度,讓清白的人,也不得不貪汙。

但是,這畢竟不是明末,很多事情都是有分寸的。楊順不是別人。他也是在邊臣上一步步升上去的。說楊順不會打仗,不懂邊事,這一點也沒有問題。但是說楊順不懂做官,不懂官場潛規則,不瞭解官場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那就是扯淡了。

楊順如果不知道這些,如何能步步高昇啊?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遼東案弄得如此決絕且不留餘地,這不是一個成熟老練老貪官能做出來的。畢竟貪汙從來是天長地久的買賣,要學會細水長流,自己沾一手油水,也不能讓朝廷的事情壞得太厲害,否則今後就沒有機會貪汙了。

在周夢臣想來,要麼是楊順當上兵部尚書飄了,或者說,嚴世蕃讓他這樣做的。要麼,就是別人設套。不管是順水推舟,還是引君入甕。

都是助長加大了楊順的罪行。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自然是一錘子將楊順給錘死。否則證據不夠分量,讓楊順給逃了,事情可就不好辦了。

這兩種可能,那一種更有可能?

自然是後者。

在政治上,最好不要預設對付的下線。你根本不知道,什麼事情是這些人做不出來了。為了沉重打擊嚴嵩,敲掉楊順。某些人不憚於眼睜睜看著遼東的局面,向一場饑荒,或者說兵變方向發展。

周夢臣只覺得大明內閣之中,加上六部尚書所有人的心切開,估計一半以上都是黑的。甚至周夢臣有時候捫心自問,忽而也不知道自己的心到底是什麼顏色了。

果然,天下之間,最髒的地方,不是妓-院而是官場。

周夢臣想明白這些事情,帶著幾分無奈說道:“楊兄,你來找我可是為了這一百萬石糧食嗎?”

“正是。”楊博說道:“現在也只有你能為我籌齊這麼多糧食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