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百里潼關道,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十一章

百里潼關道

黃河變清,不是好事嗎?

如果說,經過了幾十年的植樹造林,治理西北泥沙,最後讓黃河一點點的變清了,這絕對是好事,而且是大好事。但是而今在一場大地震之後。出現這樣的情況,卻未必是好事了。

有很多種可能。

比如僅僅因為地震的原因,能讓河水加速澄清。表現出這種黃河水清的表現。但是周夢臣更擔心的是,是因為地震或者其實原因,讓上游河水不能順利流入下游,在黃河中下游水流之中,上游流下來的水急劇減少,而黃河洛陽段還是有一些支流了。

眾所周知。

黃河之所以泥沙居多,是因為中上游黃土高原段攜帶了數量巨大的泥沙。而今這些泥沙不在了。下面水流自然要清了很多。

也就是說,黃河上游很可能因為地震出現了一處堰塞湖。

這如何不讓周夢臣震驚非常。因為這就是一個定時炸彈。如果說堵塞河道土石不多,很快就被水流衝開了。自然是最好的結果。但是黃河下游卻要突然承受一波洪峰的。黃河本來就是時常發大水,說不定又是一場大災難。如果說,這土石很結實,黃河水衝不開,就是一個好結果嗎?

結果只會更糟糕。

首先,黃河水越集越多,最後會倒灌黃河兩岸,尋其他路徑東出。大機率會重回故道之中,畢竟黃河中上游的河道還是比較穩固的。但是如此一來,對剛剛承受過地震的百姓,越是雪上加霜。

如果,黃河不回故道。這更了不得了。這一次改道的危害,恐怕要比下游黃河改道的危害都要大。

周夢臣一想到無數百姓淹沒在洪水之中,就再也坐不住了。

立即詢問當地老人,問黃河河水有沒有明顯的下降。回答說並沒有。雖然低於往年水平,但是也沒有差多少。

周夢臣這才鬆了一口氣,雖然不知道上游出了什麼事情。但還不至於到最壞的結果。

於是,周夢臣再不停歇,渡河之後,過洛陽而不入,直奔潼關。但是還沒有到潼關,路已經不能走了。

潼關天下險。

千古潼關道,都是北邊臨河,南邊臨山的。山河之間,只有一條古老而屢次修繕過的官道。溝通關中與中原的重要的要道。

如今卻已經不成樣子。

這裡已經距離主震區已經不遠了。

其實在黃河北岸的時候,周夢臣已經看到很多地震的危害了,畢竟驛站,或者城牆上的大口子,城中那些倒塌的房屋,還有比往年多出不少發喪的人。

只是,周夢臣也明白,這裡畢竟距離華山比較遠。地震後遺症是比較小的。周夢臣只能傳令當地知府要好好撫卹而已。

但是在這裡,周夢臣才真正地看到地震之威,南邊的高山似乎被巨人用手輕輕一拔,全部向北倒下來,無數山石滾落在官道之上,將官道給淹沒了。甚至有不少山石滾落在黃河之中,被滾滾黃河給吞沒了。

“大人。”戚繼光說道:“我這就通知洛陽知府,立即徵調民夫來疏通道路。”

周夢臣說道:“疏通道路是應該的,這裡畢竟是入關中的要道,後續的物資大多要從這裡進入關中。但是我不能在這裡等,你知道而今關中百姓最需要的是什麼?”

戚繼光說道:“是什麼?”

周夢臣從身後拿出王命旗牌,令身後兩個將士打出去,說道:“是信心,是天恩,讓他們知道,朝廷的救援已經到了。”

周夢臣翻身下馬,將官靴給脫了,換了一雙皮靴,說道:“你持我手令,給洛陽知府,讓他不惜一切代價,疏通潼關道,我帶人先去。”

戚繼光說道:“我願意為老師開路,老師在這裡督促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