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呼之欲出的鐵路,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話。
吳廷翰說道:“是這軌道吧。”
周夢臣說道:“師兄英明。正是。”
吳廷翰來得時候,就看見沿著西山運河兩側都有一道開鑿出來的道路。都是水泥鋪成的,是比較結實的。當時他沒有多想,而今一件這些軌道車,頓時明白了。
如果說,周夢臣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西山運河的航運功能自然是假的。但是周夢臣確實也是沒有想到,旱情對西山運河影響這麼深。不過,如果說周夢臣一開始就沒有沿著西山運河修建鐵路的想法,那更是假的。
周夢臣發現在設計一開始,就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修建船閘,整修河道,工程量都巨大,需要一條道路,別的不說,這蒸汽機怎麼進山啊?
而且太行山畢竟不橫斷山脈,再加上桑乾河水流衝擊之下,除卻少不部分艱險地段之外,其實是很容易修建道路的。否則,朝廷就不會在這裡放上一個百戶所了。
這就說明,這裡雖然透過大隊人馬比較難,但是尋常百姓或許從這裡經過的。
加上修繕開鑿之後,就可以形成一道可以鋪設鐵路的道路。而且周夢臣在施工的時候,特別給徐杲打了招呼,在這道路上,徐杲可是下血本了。是高規格嚴要求。
周夢臣也不賣關子,將自己的設想說了出來。說道:“有軌之車,從來不是什麼新鮮玩意。秦朝就以此征伐天下,我看史書,發現此車速度極快,一日可達數百里。我當時就想過,如果我能在草原上修建一條馳道,則草原但凡有事,朝發夕至,何至於棄關外各地。釀成而今的局面。”
“而且蒸汽機能用於船,也能用於車。如果能在鐵軌上執行蒸汽機車,只需燒煤,就是不糧之軍,不秣之馬。對朝廷的好處實在是太大了。”
吳廷翰聽了,陷入沉思之中。好久說道:“你說的這些真能做到嗎?”
周夢臣說道:“這是弟子一個設想。成與成。還在兩可之間。但是總要試試吧。如果不成,最多不過數萬兩銀子的花費,但是如果成了。則是社稷之功。”
“這個險值得冒。”
周夢臣才沒有覺得成與不成在兩可之間,他是覺得一定會成功的。只是經過上次講學之後,周夢臣感到了大同民間對氣學的支援。周夢臣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一來擔心這股氣學熱情,僅僅是建立在自己的威望之上。倒是自己什麼時候離開了,氣學也就沒有了根基,自然要趁熱打鐵。
二來,周夢臣忽然覺得,他之前似乎膽子太小了。而今他其實已經塗了一層金身了。只要不搞出什麼大逆不道的東西,即便是嚴嵩想動他,也要考慮一些代價。
他周夢臣早已不是無名小卒了。
所以,他才積極主動地向吳廷翰說,其實就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支持者,想辦法將整個氣學都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
因為周夢臣考慮過,而今他面臨最大的困難,並不是他弄出什麼新發明。畢竟,他的社會地位,不過是朝廷而是士林都對周夢臣有最大的寬容。他即便弄出飛機來。士林中人也不會有什麼異議,最多將周夢臣的所作所為列入志怪之中。
周夢臣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一項新發明,一種新改革,該如何推行?如何讓人接受?
所以,周夢臣改變自己之前,悄悄的將東西造出來。不,而是在沒有造出來之前,就開始造勢,將更多人拉攏到自己的陣營之中。讓這一件事情一開始就成為輿論的焦點。
將每一個新發明,都變成氣學的普及活動。
當然了,這也是大同如此氛圍之下,周夢臣才敢這樣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